- ISBN:978712147112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4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121471124 ; 978-7-121-47112-4
内容简介
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共同构成了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是信息获取的源头,而智能传感器是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传感器产业的主流形态。作为数字时代的感知层,智能传感器是集成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紧密衔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已成为支撑万物互联、万事智联的重要基础产业。2020年,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到358.1亿美元,占总体规模的22.3%;随着智能制造、物联网、车联网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全球对智能传感器产品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487亿美元。我国在智能硬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物联网、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拥有广阔的智能传感器应用市场,国家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为代表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2021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针对新型 MEMS 传感器重点向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发展,支持产、学、研合作,完善 MEMS 传感器行业配套,优化发展环境;2021年11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已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对相关高等教育单位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本教材首先分别概述了传感技术与检测技术,以及传感器的选用原则;其次,从功能材料、加工工艺、器件类别的全新角度,介绍了传统传感器;再次,深入讨论了智能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网络通信和抗干扰技术,以及智能检测系统的结构、特点、理论、方法、可靠性等;*后,落脚智能无人系统应用需求,以无人机、智能制造、元宇宙等应用场景为例,探讨了智能传感与监测系统的主要发展瓶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并预测产业市场。
目录
作者简介
吉博文,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23年度“翱翔新星”,长期从事可植入脑机接口传感器、可穿戴柔性电子传感器相关研究。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期间于美国西北大学联合培养,现为西北工业大学无人飞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无人机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空天微纳系统 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主讲课程包括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智能传感与检测综合实验、智能人机交互与应用实践、柔性生物电子技术。
-
小家电使用与维修
¥4.3¥11.5 -
金属切削液配方与制备手册
¥142.6¥198.0 -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高等职业教育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教材)
¥26.3¥46.0 -
发电厂电气部分
¥38.1¥58.0 -
植物进化的故事
¥19.9¥59.0 -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54.9¥98.0 -
袖珍实用色谱
¥15.3¥45.0 -
再话土力学
¥54.9¥98.0 -
低空无人机集群反制技术
¥82.6¥118.0 -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广州公交服务再提升探索与实践
¥57.0¥80.0 -
中国近现代超级工程地理分布图
¥16.8¥20.0 -
手术机器人导航与控制
¥118.9¥169.8 -
汽车车身构造与修复
¥30.7¥45.0 -
群目标分辨雷达初速测量技术
¥42.4¥69.0 -
矿产勘查项目设计实习指导书
¥24.0¥32.0 -
秸秆挤压膨化技术及膨化腔流道仿真研究
¥45.0¥55.0 -
NVH前沿科技与工程应用
¥109.7¥159.0 -
继电保护原理
¥30.4¥49.0 -
孟山都的转基因之战
¥39.0¥69.0 -
船舶分段装配
¥58.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