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981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9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22719818 ; 978-7-5227-1981-8
内容简介
明末清初戏曲剧本呈现出“独重节烈”的风貌,时间跨度长,范围广,作者的身份非常多元复杂,形成了事实上的“复调”。“独重节烈”潮流在这个特定时期由父权式期待的“凝视”(Gaze)形塑而成,其潮去潮来又和行为经济学中的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密切相关。
目录
**章 绪论
**节 本书“明末清初”时限之界定
第二节 明末清初戏曲“独重节烈”现象
第三节 明末清初戏曲“独重节烈”意义何在?
第二章 儒林作家:以王夫之《龙舟会》为中心
**节 《龙舟会》之故事流变
第二节 为君父复仇之孝烈幻梦
第三节 大唐国里忘忠孝,指点裙钗来报冤
第三章 遗民作家:以“苏州派”作家作品为中心
**节 苏州派作家及其作品节烈总览
第二节 殉烈之广泛及与时代之联系
第三节 节烈之强化与增益
第四节 主可不仁,我无不义:以李玉“一人永占”为中心
第四章 遗臣作家:以陈轼《续牡丹亭》为中心
**节 陈轼生平与《续牡丹亭》书写
第二节 从“以情反礼”到“皈依于理”
第三节 道学之隆替与国家之兴衰
第四节 “遗臣”的观剧感嘴
第五章 无名氏作家:以《铁冠图》为中心
**节 《铁冠图》的作者:李渔?叶稚斐?无名氏?
第二节 “节烈双全”之母与“女中英雄”之妻
第三节 方显得大明朝还有个女佳人
第六章 贰臣作家:以吴伟业《秣陵春》为中心
**节 吴伟业生平与《秫陵春》书写
第二节 从“私约密期”到“不可面见”
第三节 进退维谷与苦节不屈
第四节 两条传播路径与复杂的观剧群体
第七章 “夹缝人”作家一:以孟称舜《贞文记》《二胥记》为中心
**节 《贞文记》与《二胥记》创作时间汇考
第二节 从“私结同心”到“守贞而死”
第三节 “失事求似”与曲中求直
第八章 “夹缝人”作家二:以袁于令《西楼记》为中心
**节 尴尬的“夹缝”两截人
第二节 非为“救世”,实为抒愤的守贞书写
第三节 兰慈芜秽:剧咏贞、节,缘何身早降清?
第九章 奸臣作家:以阮大铖《石巢四种曲》为中心
**节 “心迹俱恶”,名标“奸臣”
第二节 身后是非谁管得,只愿生前诸愿遂
第三节 幸遇国家多故,正我辈得意之秋
第四节 礼崩法坏,实亡国之先兆
第十章 “托钵山人”作家:以李渔十种曲为中心
**节 李渔生平及其著作
第二节 风情趣剧外衣下的坚贞节义
第三节 道学、风流合而为一
第四节 贞节是“噱头”还是另有隐情?
第十一章 仕清作家:洪升和孔尚任
**节 删秽就洁《长生殿》
第二节 增“贞”增“节”《桃花扇》
第十二章 场上之曲与读者反馈
**节 风行天下的场上之曲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惠,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国社科院博士后,香港红楼梦学会会长。专著《红楼梦研究在美国》荣获中国博士后优秀学术成果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12项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4项课题。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7.0¥29.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