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与重建:马克思道德批判思想研究

包邮反思与重建:马克思道德批判思想研究

1星价 ¥53.5 (7.1折)
2星价¥53.5 定价¥7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2906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6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522729060 ; 978-7-5227-2906-0

内容简介

本书对马克思的道德批判思想进行了研究。马克思的道德批判思想是指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为思维背景,以人本主义为思想出发点,以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而对资本主义压制人的现象所进行的价值反思。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不自由在根本上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故而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

目录

绪论 上篇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形成及其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 **章 马克思道德批判思想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解析 **节 道德、批判、道德批判的涵义 第二节 道德重建及其相关思想解析 第三节 马克思道德批判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 第二章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形成及其革命性变革 **节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历时性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哥白尼革命 第三章 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及生产方式的道德批判 **节 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维护异化的道德批判 第二节 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维护资本剥削的道德批判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分工的道德批判 第四节 对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道德批判 第四章 对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道德批判 **节 对普鲁士政治专制及其思想基础的道德批判 第二节 对普鲁士宗教统治的道德批判 第三节 对神圣家族与无政府主义的道德批判 第四节 对唯心主义思想家关于人的解放等思想的道德批判 第五节 对旧唯物主义人本主义思想的道德批判 中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非道德的逻辑破解 第五章 资本主义非道德的现代性语境分析 **节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及现代社会危机的出现 第二节 资本压迫与人的自由意识的觉醒 第六章 资本主义非道德的拜物教逻辑解析 **节 马克思拜物教概念解析 第二节 商品拜物教批判: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基点 第三节 货币拜物教批判:拜物教批判理论的过渡与中介 第四节 资本拜物教批判:拜物教批判理论的*高旨向 第七章 资本主义非道德的人的异化性表达 **节 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的形成 第二节 物对人的控制与人的主体性丧失 第二节 物的关系取代人的关系:从物像化到物化 下篇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立场的道德重建 第八章 马克思道德重建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 **节 现实的人的内涵及其特点 第二节 现实的人决定道德的产生与重建旨向 第九章 马克思道德重建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实践 **节 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实践推动人类世界的意义性建构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实践旨向人的回归 第十章 马克思道德重建以自由人联合体为旨向 **节 从资产阶级道德共同体到自由人联合体 第二节 自由人联合体的道德意蕴 第三节 自由人联合体的道德重建表征 第十一章 以生活世界为意旨的马克思道德重建的当下探究 **节 生活世界理论的演进及其意义向度 第二节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道德批判向度 第三节 “美好生活需要”对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的当下诠释 第四节 对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的当下审视 第十二章 马克思道德批判思想的现实启示 **节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以科学批判为基础抵制泛道德化批判 第二节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道德建设 结语:马克思道德批判所开启的现代性道德救赎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顾建红,江苏省涟水县人,法学博士,现为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江苏省儒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在《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有多篇论文荣获市厅级优秀论文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