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刘魁立文集:刘魁立非遗保护论集

刘魁立文集:刘魁立非遗保护论集

1星价 ¥61.7 (6.3折)
2星价¥61.7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09394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70939480 ; 978-7-5709-3948-0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培育根基守护灵魂——中国各民族民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等文章。

目录

培育根基守护灵魂——中国各民族民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说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 中华妈祖文化——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元素在哪里?——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 守望我们的乡土——刘魁立与潘鲁生座谈笔录 抓住机遇、深化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论坛”上的发言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诠释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恒魅力源于醇厚内涵 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 呵护民族的血脉之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保护 传统延续靠传人 当俄罗斯旧礼仪派“塞梅斯基人”走向世界的时候 非遗保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在“2008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的会议发言 在生产中保护非遗:关键在于价值观的重建 民间传统技艺的人性光辉 木拱虹桥的传统文化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基质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 并非所有“非遗”都要走向市场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 “非遗”就是百姓的生活方式 非遗申报是立“军令状”,不是做商业广告 尊重非遗,尊重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历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台阶 天、地、人,或者时间、空间、仪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非遗的活态传承 非遗保护呼唤数字化援手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倡“契约精神”、彰显“公产意识” 更应关注世遗背后人文历史价值 非遗保护:立足特色、发展今天、面向未来 为整体性保护提供现实范例 “公产意识”和“契约精神” 关于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问题 尊重传承人的权利和遗产的特性 每个人都是非遗传承人 传承人:民族文化的脊梁 非遗传承人的三个关键词 左手牵着历史,右手创造未来 非遗保护,还需多些“契约精神” 在“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仪式上的讲话 让非遗在当代生活中重放异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回望与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机遇 非遗老手艺,如何化为脱贫新动力 拓展人文交流合作 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 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物质文化的解构与文化分类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本体性解读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魁立,汉族,1934年9月4日生,河北省静海县(今属天津市)人。 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并留校任教,1955年至1961年留学苏联莫斯科大学,获得俄罗斯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61年至1970年,在黑龙江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979年5月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民族文学研究》主编,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客座救授、中山大学客座救授,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会长。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上海大学兼职救授,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荣誉会长,俄罗斯文化部《传统文化》杂志编委、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荣誉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