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艺术史的艺术:批判读本

包邮艺术史的艺术:批判读本

1星价 ¥70.2 (6.5折)
2星价¥70.2 定价¥10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321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74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208132139 ; 978-7-208-13213-9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一个艺术史研究议题:美学、风格、作为艺术的历史、图像与符号、性别、现代与后现代、解构主义、博物馆学等,所选介的文章作者也呈现出多样化,从温克尔曼到坎科利尼,从康德到福柯。编者普雷齐奥西教授为每个主题均撰写导言,以批判性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了背景信息与参考书目。

目录

导言 唐纳德·普雷齐奥西:艺术史:创造视觉的清晰[1998] **章 作为历史的艺术 约翰·乔基姆·温克尔曼: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1755] 惠特尼·戴维斯:分裂的温克尔曼:哀悼艺术史之死[1994] 迈克尔·巴克桑德尔:意图的模式[1985] 第二章 美学 伊曼努尔·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1784] 伊曼努尔·康德:判断力批判[1790] G.W.F.黑格尔:美学[1835—1838] 第三章 风格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1915] 戴维·萨默斯:“形式”—19世纪的形而上学与艺术史描述的问题[1989] 迈耶·夏皮罗:风格[1953] 恩斯特·贡布里希:论风格[1968] 第四章 作为艺术的历史 阿洛伊斯·李格尔:罗马晚期艺术意志的主要特征[1893] 阿比·瓦尔堡:北美普韦布洛印第安人地区的图像[1923] 埃德加·温德:瓦尔堡的“文化科学”概念及其美学意义[1930] 玛格丽特·艾弗森:拯救瓦尔堡的传统[1993] 第五章 意义的机制:图像志与符号学 于贝尔·达弥施:符号学与图像志[1975] 米克·巴尔、诺曼·布赖森:符号学与艺术史:关于语境和传播者的讨论[1991] 欧文·潘诺夫斯基:《甚至在阿卡迪亚也有我》:普桑与挽歌传统[1936] 路易斯·马林:走向视觉艺术的解读理论: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1980] 第六章 现代性及其不满 罗莎琳德·克劳斯:扩展领域中的雕塑[1979] 米歇尔·福柯:什么是作者?[1969] 克雷格·欧文斯:寓言的冲动:走向后现代主义的理论[1980] 安德烈亚斯·许森:勾勒后现代[1984] 第七章 性别问题 纳内特·所罗门:艺术史规则:忽略之罪[1991] 丽莎·提克纳:性与再现/再现中的性:五位英国艺术家[1984] 玛丽·凯利、保罗·史密斯:没有本质的女性特质[1982] 阿米莉亚·琼斯: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快感和身体化艺术理论[1993] 第八章 解构主义与阐释的限度 史蒂芬·梅尔维尔:新透视的诱惑[1990] 马丁·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 迈耶·夏皮罗:作为个人物品的静物画:一则关于海德格尔与凡·高的笔记[1968] 雅克·德里达:定位中的真理的还原[1978] 第九章 他者:艺术史与博物馆学 蒂莫西·米歇尔:东方主义与展览秩序[1989] 卡罗尔·邓肯:作为仪式的艺术博物馆[1995] 安妮·E.库姆斯:发明“后殖民”:当代策展中的混杂性与赞助者[1992] 内斯托尔·加西亚·坎科利尼:再造护照:多元文化主义争论中的视觉思想[1994] 唐纳德·普雷齐奥西:艺术史的艺术[1998] 后记 注释 文本目录 插图目录 作者说明 术语解释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唐纳德·普雷齐奥西(Donald Preziosi,哈佛大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系荣誉教授,建立并主持艺术史批评理论项目。曾执教于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州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多年来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指导过许多关于艺术史的历史、博物馆学方面的研讨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