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734707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4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20734707 ; 978-7-5207-3470-7
本书特色
在柏杨看来,古代帝王无疑成为高危职业;而与之相对的,儒家史书则竭力昭示帝王家的威仪和体面,“中国史书遂成为诈欺大本营”。而柏杨无意与这样的儒家价值体系继续温存,故旁征博引,剥茧抽蕉,从纸间窥见鲜血淋漓,力寻帝王之死于非命的真实缘由。其亦庄亦谐的评叙,化为一记耳光,把“为尊者讳”的成规击得粉碎。洗刷史家粉饰后,柏杨的思索更多地集中到“帝王”这一身份上。其泼辣生猛的戏谑中,透出的是揪扯下帝王们神格面具的决心;揭示出的败亡因果,便发人深省。 柏杨并非学院派史家,其落笔所依据者,除故纸外,无非“以常理判断”的理性精神。譬如其推断上古禅让神话下,充斥的是君臣倾轧、父子流逐式的权力斗争。今天,这已成为被验明并广泛认同的历史事实,而柏杨其人其时以推理而贴合历史真相,笔锋锐利自不待讲,其眼锋之锐利,更加是《帝王之死》之亮点所在。
内容简介
《帝王之死》分两集,首集《可怕的掘墓人》为柏杨1983年在美洲《中国时报》读史专栏“帝王之死”刊发的文章结集,次集《忘了他是谁》则是柏杨直接交付出版社出版的续集。共介绍了从黄帝时代到战国末期,二十七位不得善终的帝王。据柏杨计算,中国古代五百五十九个帝王中,约有三分之一之多死于非命。而这些帝王惨死的真相里,往往没有儒家史书竭力昭示的威仪和体面。有史可据的帝王之死,固然常常鲜血淋漓;甚至上古时代的“禅让”神话,亦充斥着权力斗争。故柏杨旁征博引,剥茧抽丝,力寻帝王之死于非命的真实缘由,夹叙夹议,说得读者如见其人,而各种败亡之果,亦昭然若揭。
目录
相关资料
柏杨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中国社会中各种弊病的鞭笞,是我长期来十分佩服的。他用幽默风趣的笔调,攻击令人痛心疾首的观念和传统,使读者在轻松的心情下,了解到严肃问题的关键,引起深思,产生必须改变和寻求进步的要求。 ——著名作家 金庸 一代文人的良心。 ——著名作家 倪匡 评价 柏杨 柏杨历史系列是一个洞察历史、洞察世事的智者对历史*深层的剖析。 ——中国近代史研究巨擘、社科院近代史所 雷颐 研究员 我一直钦佩柏杨先生的这种批评精神与勇气……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贫富不是文明的标准。我们希望明天的中国能够无愧地成为未来人类文明的脊梁。那就不要忘记去不断清洗历史留下的那些惰性,不时站在自省的镜子前检点自己,宽容和直面一切批评,并从中清醒地建立起真正而坚实的自信来。 ——中国著名当代作家 冯骥才 柏杨作为鲁迅精神的传人,他的根本抱负一如鲁迅的名言:“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 一个令我折服并敬重的名字,是不会忘记的,这是柏杨。 ——著名文学作家、《白鹿原》作者 陈忠实
作者简介
柏杨(1920.3.7—2008.4.29),原名郭定生,河南辉县人,中国当代作家,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以郭衣洞之名从事小说创作,为写作生涯之始。60年代用柏杨笔名为台湾《自立晚报》及《公论报》撰写杂文,被认为是继鲁迅之后*伟大的杂文家。后身入囹圄,历经劫难,始撰史书,以十年之力译写司马光《资治通鉴》,皓首穷经,大作始成。一生著作等身,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代表作品:《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中国人史纲》《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等。
-
中国近代史
¥14.7¥39.8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9.8¥76.0 -
一张纸铺开的人类文明史
¥13.9¥39.8 -
史学与红学
¥10.0¥27.0 -
史学与红学
¥7.0¥26.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19.7¥5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7.6¥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1.4¥38.0 -
清朝穿越指南
¥16.7¥45.0 -
五口通商变局
¥12.0¥30.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万国来朝-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
¥24.5¥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3.3¥36.0 -
中国通史
¥18.5¥45.0 -
大结局-明朝那些事儿-第柒部-新版
¥15.1¥35.0 -
妖孽宫廷-明朝那些事儿-第叁部-新版
¥19.3¥3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粉饰太平-明朝那些事儿-第肆部-新版
¥17.2¥35.0 -
毕竟战功谁第一
¥17.5¥46.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