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成昆

大成昆

1星价 ¥42.9 (5.5折)
2星价¥42.9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582437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2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545582437 ; 978-7-5455-8243-7

本书特色

历时12年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50余年来运行不辍,为祖国建设、民族团结、人民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书写了20世纪几十万筑路军民,用青春、汗水和热血,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为万古江山画新图的建路史诗;一代代护路人,半个多世纪风雨兼程,在祖国西南的深山里,从青丝到白头,只为守一条路的守路奇迹;成昆线上的“小慢车”,成为孩子们上学的“校车”,百姓走亲串友的“公交车”,彝族同胞走出深山的“扶贫车”的通路故事;以及新时代一大批“90后”青年党员,为新成昆线建设奉献青春的新路历程。 成昆铁路是通往太空之路的桥梁和纽带。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科研人员 成昆线与攀钢并蒂而生,都是三线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成昆线就是攀钢的生命线。 ——攀钢人 成昆线上的小慢车永远与希望同行。 ——5633/5634次慢火车列车长阿西阿呷 爷爷那代老成昆铁路的建设者,把国家的需要放在**位,不怕艰苦,不畏困难,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要接过接力棒,更应该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勇于担当。 ——新成昆铁路建设者、“铁三代”郑冬冬 从公益性慢火车到复兴号,穿行大凉山火车的速度快起来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不再是期盼,已经变成彝家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北京大学2023级学生、甘洛彝族青年木乃约热

内容简介

《大成昆》是首部全景展现新老成昆铁路修建历程,溯源、弘扬成昆精神的报告文学作品。1970年7月,成昆铁路建成通车。这条钢铁巨龙,越江河、跨峡谷,穿过高烈度地震区,把天堑变通途,为人类在复杂地质、险峻山区建设高标准铁路创造了成功范例,堪称世界筑路目前的奇迹。2022年12月,成昆铁路复线建成通车。新一代建设者接过前辈的旗帜,接续奋斗,攻克白云岩砂化、突泥涌水等重量难题,再建奇功。作者花费三年多时间,寻访亲历者,回溯三十多万筑路大军十二载战山斗水建设老成昆线、无数铁路人五十余载尽责守路的历程;踏访新成昆,下工地,入隧道,见证新时代铁路建设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担当与忠诚。作品通过记录新老成昆建设历程、塑造新老成昆英雄群像,反映了成昆铁路为国家建设、地方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发挥的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以及新老成昆铁路并行对促进西南地区大发展、建设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意义,弘扬了敢于吃苦、敢于奉献、敢于牺牲、坚守实干、创新争先的成昆精神。

目录

序 章 何以成昆 | 001
**章 先行者 | 009
走西线 | 011
上马了!下马了…… | 037
1964:重新出发 | 057
开路先锋 | 075
第二章 铁血者 | 089
女爆破手 | 091
血色青春 | 103
不穿军装的战士 | 132
鏖战沙马拉达 | 145
天堑架飞桥 | 158
大决战 | 175
第三章 捍卫者 | 207
献给人类的杰作 | 209
利子依达之殇 | 218
管石头的人 | 234
我是你的眼 | 250
男人的事业 | 263
第四章 蜕变者 | 279
从奴隶到“将军” | 281
变形记 | 293
小慢车上的大凉山 | 304
第五章 接力者 | 319
再向虎山行 | 321
雄鹰飞过吉尔木梁子 | 340
决胜小相岭 | 352
回声与告白 | 369
后 记 | 38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果,四川汉源海螺坝人,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主席团委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在那高山顶上》《古路之路》《听见:芦山地震重建故事》《乡村里的中国》等报告文学作品。作品三次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多次获中国作协、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作协等重点项目扶持,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等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