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309321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513093217 ; 978-7-5130-9321-7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性地分析目前著作权法理念的弊病后,旗帜鲜明地提出应当以促进作品利用为目标的著作权法新理念,并且针对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
内容简介
创作行为的扩张,是一种无法阻止的趋势。著作权法作为利益分配工具,理应拥抱此种变化,在理念和制度上有所改变。理念转变时,需注重手段与价值的选取。功利主义的价值虚无和作者权至上的浪漫主义,都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鼓励创作的虚假景象。以公平分配作品利益为手段,以促进作品利用为价值追求,进行理念转变,可以缓和旧有理念带来的或扩张保护引发的权利失衡,或限制保护带来的利益失衡。制度重塑时,需要以“赋权-限权”并重的体系化思维进行思考。
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章 著作权法与创作行为
**节 著作权法的起点
一、创作行为
二、原创与演绎
第二节 创作行为的扩张
一、从原创到演绎的传统扩张
二、新型创作行为的继续扩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著作权法理念的确立与转变
**节 著作权法理念的确立
一、自然权利与功利主义的保护理念
二、保护对象的变化:作品—创作者—投资者
第二节 著作权法理念的转变
一、促进创新的“浪漫主义”与“价值虚无”的功利主义
二、工具主义下公平分配的理念诠释:从控制到利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著作权法的制度重塑
**节 著作权法的体系重塑
一、著作权法的体系
二、赋权-限权体系
第二节 赋权制度重塑
一、作品体系重塑
二、权利体系重塑
第三节 限权制度重塑
一、限权制度理念诠释
二、合理使用制度重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理念应用:以演绎作品保护为例
**节 演绎作品保护的利益兼顾
一、演绎作品保护中的利益分配观
二、演绎作品保护模式的选择
第二节 演绎作品保护的利益区分
一、演绎作品的豁免
二、演绎作品的限制
三、演绎作品的保护
四、演绎作品独创性认定与利益衡量
第三节 演绎作品的利益分配
一、宏观层面的利益分配
二、微观层面的利益分配
三、演绎作品的利益分配解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制度适用:以AIGC保护为例
**节 AIGC的保护困境与进路
一、AIGC的著作权法保护困境
二、AIGC的著作权法保护进路
第二节 AIGC的独创性表达界定
一、演绎性创作亦属于创作
二、生成算法的表达认定
三、生成内容的独创性考量
第三节 开放式传播权的保护适用
一、权利体系的开放式构成
二、生成作品保护的适用规则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曾青未,法学博士,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讲师。201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知识产权法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版权法、商标法以及竞争法。迄今为止,在《知识产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曾获湖北省经济法学研究会论文一等奖。同时,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法学会项目以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等项目多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64开特种纸 红皮烫金版
¥7.8¥18.0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1.6¥38.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1.1¥38.0 -
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陈顾远法律史论集
¥31.8¥4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0.9¥28.0 -
民法典
¥34.0¥42.0 -
活的法律:那些永恒的法史瞬间
¥22.6¥39.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注释本(第四版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全新修订)
¥34.3¥68.0 -
要件审判九步法
¥31.6¥45.0 -
从司法为民到大众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1937-1949)(增订本)
¥32.7¥88.0 -
圆圈正义
¥26.3¥4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7¥4.0 -
人民法院案例选 2024年 第4辑 总第194辑
¥33.3¥66.0 -
法律的悖论
¥28.4¥4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2¥4.0 -
论犯罪与刑罚
¥17.8¥29.0 -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28辑(2021.4)
¥22.8¥68.0 -
法律的概念(第三版)(法理学与法哲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法学入门必读佳作)
¥61.8¥78.0 -
债法总论(第二卷)
¥91.7¥139.0 -
洞穴奇案
¥22.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