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工资、就业与劳动份额

中国的工资、就业与劳动份额

1星价 ¥96.6 (7.0折)
2星价¥96.6 定价¥1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323541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5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543235410 ; 978-7-5432-3541-0

本书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与其他领域相比,中国的工资制度、劳动就业关系等方面的演变过程带有市场化和原有体制并行的双轨特征。本书对此展开多维度的研究,既提供了经济学关于工资研究的富有价值的中国案例,也为中国改革进程中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目标的实现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学术依据。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实施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措施,推动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不断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国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曾采取了扭曲生产要素价格的发展战略。例如,“户籍分割管理”和“工会的双重角色定位”就是这种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传奇色彩。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一二十年间,劳动收入在中国 GDP 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尽管近年来这一趋势有所扭转,但这种制度化的低工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家庭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本书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重点研究中国的工资决定、工资与生产率的关系、工会、就业、劳动份额的演变等主题,分析结构转型、劳动保护、技术进步和全球化贸易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工资和就业的综合影响。本书研究旨在为党中央提出的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完善初次分配制度、逐步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等目标,提供学术支撑。

目录

0 绪论
1 从管制到规制:中国就业市场化进程中的工资制度演变
**篇 工资与就业 2 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模式与解释
3 企业规模、资本规模与工资决定——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4 出口、出口比例与企业间工人工资差异——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5 *低工资标准提高对就业正规化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
6 *低工资制度、生产率与企业间工资差距
7 *低工资、企业生产率与技能溢价 第二篇 工会与工资 8 工会是否提高了工人的福利——来自12个城市的证据
9 集体议价是否改善了工资水平——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10 “退出”还是“声张”:中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工人工资决定
11 外企工人是否有更高的议价地位——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第三篇 劳动份额 12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13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14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新变化与再考察
15 理解中国劳动报酬份额的U型变化:动态一般均衡的视角
第四篇 机器人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16 机器人的兴起如何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17 人机之间:机器人兴起对中国劳动者收入的影响
18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劳动关系——基于司法诉讼的实证研究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军,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文科一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暨理论经济学联席召集人。
在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过上百篇研究中国经济的论文,并先后荣膺《中国金融评论》年度*佳论文一等奖(2008)、英国Journal of Chinese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udies*佳论文奖(JCBES Best Paper,2015)、美国比较经济学会*佳论文奖Bergson Prize (2018)等。出版《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改革、转型与增长:观察与解释》、《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Unfinished Reforms in the Chinese Economy、End of Hyper-Growth in China、《危机、改革与转型》、《向世界讲述中国经济》、《大国经济:如何走好下一程》等著作数十部。是Wilton Park Conference、The Chatham House、The Chicago Society、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等国内外重要论坛的特邀演讲嘉宾。2015年荣获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