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合村并居”动力机制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 光明社科文库·政治与哲学

- ISBN:9787519477042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19477042 ; 978-7-5194-7704-2
内容简介
该研究主要观点一是合村并居使得农村居民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组,居住空间发生了变迁,从而促使农村民间借贷不断扩张。二是通过对合村并居综合驱动力三种状态的分析得出,合村并居能否推行,既不能简单肯定也不能一味否定,不能搞“一刀切”。三是采用逆推归纳法求证用政府主导这一模式推行合村并居时,政府和农民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后得出,政府主导合村并居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创新之处在于,以“合村并居”的动力机制这一未引起学术界重视的主流性问题为视角,深入探讨其构成因素及其动因、推进的条件和推进方式等机理。将合村并居问题从传统的政策导向转变为动力机制导向,强调政策和市场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动力机制,如土地流转、资本投入、社会保障等,以推动农民主动参与合村并居。 理论特色在于,强调了市场机制在合村并居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政策和市场的有机结合,以及政策引导市场的观点,强调政策和市场的相互促进,以达到合村并居的目标。
目录
**节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合村并居”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逻辑 第二章“合村并居”潜在收益分析
**节“合村并居”潜在收益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合村并居”的潜在收益 第三章“合村并居”的综合驱动力分析
**节“合村并居”的动力要素及其分类
第二节“合村并居”的内源动力及其聚合
第三节“合村并居”外源动力
第四节“合村并居”综合驱动力构建及其层次性 第四章“合村并居”各利益相关者博弈
**节“合村并居”中利益相关者分类
第二节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目标及方式
第三节政府推行“合村并居”模式的博弈分析 第五章实证分析:“合村并居” 动力机制比较——以山东济宁市
为例
**节案例情况的基本介绍
第二节获取潜在收益:邵庄寺社区和万紫园社区建设动因
第三节推进“合村并居”的不同条件:综合驱动力的不同
层次
第四节利益相关者博弈的过程:“合村并居”方式选择的机理 第六章激活 “合村并居” 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节潜在收益内部化
第二节激活、提升综合驱动力
第三节实行以市场为主导的推进方式
第四节提升合村老年居民的空间适应性
第五节传承乡土文脉的举措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韩秀兰,山东济南市人,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长期担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我国农业与农村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山西省教育厅思政专项、山西省高校思政课教改、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西省政府重大课题咨询项目、山西省统战规划课题项目,在《理论探索》《系统科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省级期刊发表论文30篇。出版学术著作《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1部。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冲动的美国
¥44.2¥69.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4¥26.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
¥17.1¥59.8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民主
¥5.9¥18.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46.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