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8264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0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22826448 ; 978-7-5228-2644-8

本书特色

专家推介能源问题是典型的自然—经济—技术之间的综合性大问题。这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能源著作以思辨性视角分析能源与社会关系,展示了地理学在分析综合性能源问题方面的价值,可以为我国相关领域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能源研究跳出了工程技术领域的狭隘范畴,工业地理和资源地理发挥了关键作用。当今世界,英国人文地理学者又打破了以“技术与资源”为核心的能源研究框架,采用社会—技术和地理视角提出新命题、开拓新领域,形成《能源与社会》一书,其学术成果的前沿性、系统性、政策性和应用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樊杰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地理学会会士《能源与社会》深入解读并剖析了能源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能源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重要性,并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和应对全球性能源挑战。这本西方学者对能源问题的思辨性学术研究力作,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学术传统所引发的差异性视角,促进中外学者在能源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刘卫东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能源与社会,关系紧密而复杂;《能源与社会》以多维视角,全景观察,全方位思辨透视能源与社会。——贺灿飞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博雅特聘教授专家推介能源与社会:思辨性透视能源转型已进入实质性行动阶段,且近几年转型的速度愈加迅速。《能源与社会》是一部与时俱进的综合性作品,七位英国学者以独到的视角剖析了当代社会中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其内容丰富多彩,关键词如安全、脆弱、正义、转型、治理和未来等引人深思。倾听外国权威能源专家的声音,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以更加智慧的方式提出解决化石能源问题的方案,从而满足社会对可持续能源的迫切需求。——陆如泉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院长、教授级高级经济师《能源与社会》拥有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杰出作者名单,它提供了一种思辨性的且重要的跨学科方法,内容丰富详实,研究细致入微。虽然主要面向学生和地理学者,但其贡献绝不限于这些读者。所有关心资源、能源格局、安全、可持续性、贫困和转型等主题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Benjamin Sovacool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美国波士顿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

内容简介

《能源与社会》是首部根据*近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对能源问题进行广泛批判性分析的著作。该书以引人入胜、通俗易懂的风格,对不平衡发展、消费、脆弱性和转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以说明全球南北方能源系统的社会意义。这本书的特点是包含便于在教学中使用的丰富的案例研究、举例、问题讨论、活动及推荐阅读等。《能源与社会》采用当代地理科学的概念和方法,但不限于狭义的学科。其批判性观点强调了能源与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进程之间的联系,如全球化、城市化、国际发展及社会正义,并将经常被孤立对待的重要问题联系起来,如资源可用性、能源安全、能源获取及低碳转型。《能源与社会》由很好研究人员合著,基于社会科学当前的研究和思考,对当代能源问题提出了独特的地理分析方法。本书是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能源科学及相关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推荐资源。

目录

引言 一能源与社会关系的思辨性透视 二能源作为社会关切的多维问题 三提高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环境可持续性 四解决在获得现代能源服务方面的不平等 五确保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六确定能源系统的拥有者和管理方式 七为什么要采取思辨性观点? 八本书的结构 **篇能源、空间和流动 **章资源格局 一可能性之门:不断增长且不均衡的能源供应 二能源的不同形式:资源的质量与数量 三结论 四供讨论的问题 五活动或潜在研究项目 六阅读推荐 第二章经济格局 一能源、增长和不平衡发展 二能源与经济全球化:克服“距离摩擦” 三作为经济组织的能源系统:国家、企业、市场和消费者 四结论 五供讨论的问题 六活动或潜在研究项目 七阅读推荐 第三章基础设施格局 一能源基础设施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二基础设施规模和空间形式 三城市情境中的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消费 四能源的流动和中断:发现脆弱性 五结论 六供讨论的问题 七活动或潜在研究项目 八阅读推荐 第四章地缘政治格局 一重新思考全球能源困境 二连接能源和领域 三政治、民族认同和能源 四结论 五供讨论的问题 六活动或潜在研究项目 七阅读推荐 第二篇安全、脆弱和正义 第五章能源贫困和脆弱性 一能源贫困的维度和脆弱性 二福祉、健康和经济发展:家庭能源贫困及其影响 三结论 四供讨论的问题 五活动或潜在研究项目 六阅读推荐 第六章能源消费、低效和过剩 一能源消费模式与动态:不同视角 二理解能源需求动态 三问题是效率低下和浪费 四消费与需求的问题 五结论 六供讨论的问题 七活动或潜在研究项目 八阅读推荐 第七章能源争议与冲突 一能源争议的特点 二诉求与冲突:科学、正义与政治 三能源冲突的替代解释和应对措施 四结论 五供讨论的问题 六活动或潜在研究项目 七阅读推荐 第八章能源安全 一扩展国家能源安全的定义 二能源安全替代规模 三结论 四供讨论的问题 五活动或潜在研究项目 六阅读推荐 第三篇转型、治理和未来 第九章过去的转型 一全球尺度的能源转型历史:大燃料序列 二经历转型:能源服务需求的关键转变 三结论 四供讨论的问题 五活动或潜在研究项目 六阅读推荐 第十章未来的转型 一哪种能源转型? 二转变能源系统? 三结论:实现未来能源发展? 四供讨论的问题 五活动或潜在研究项目 六阅读推荐 译后记 名词索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英]加文·布里吉(Gavin Bridge),英国杜伦大学地理系教授、杜伦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英]斯图尔特·巴尔(Stewart Barr),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Local Environment编辑,Environmental Values等期刊编委,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能源地理研究组首任司库。 [英]斯特凡·布扎洛夫斯基(Stefan Bouzarovski),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环境、教育与发展学院教授,城市复原力与能源合作中心(CURE)主任。 [英]迈克尔·布拉德肖(Michael Bradshaw),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教授。 [英]埃德·布朗(Ed Brown),英国拉夫堡大学地理与环境系教授,英国低碳能源促进发展网络联合协调员。 [英]哈莉特·巴尔克利(Harriet Bulkeley),英国杜伦大学社会科学与健康学院执行副院长、地理系教授。 [英]戈登·沃克(Gordon Walker),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环境中心教授,能源、移动性和需求动态研究中心(DEMAND)联合主任。 杨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郭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博连读生,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