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千儿郎:从鄂豫皖到陕甘边

包邮三千儿郎:从鄂豫皖到陕甘边

1星价 ¥28.4 (5.9折)
2星价¥28.4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591707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6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55917076 ; 978-7-5559-1707-6

本书特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作者讲述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故事,是想和青年朋友分享这样一个朴素的认知:中国革命的胜利何其不易!那一代红色青年的牺牲与奉献何其壮哉!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完整讲述红二十五军长征故事的青少年通俗读物,全景式再现了这支队伍历尽艰险转战近万里的战斗历程、雄奇历史。 长征伊始,红二十五军不足3000人,全军平均年龄只有十五六岁。这支“娃娃军”孤军奋战,边走边打,越战越勇,率先到达陕北。行军途中,不仅创建出一块稳固的革命根据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期间建立的唯一一块革命根据地),而且一路不断发展壮大,抵达陕北时兵力达3400余人,成为红军长征结束时唯一一支人数增加的队伍。 本书以红二十五军长征的时间演进和地域转换为主线,聚焦行军路上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淋漓尽致地展现三千儿郎在血雨腥风年代的英勇坚守、无畏牺牲与青春热血。以此致敬革命英雄,礼赞长征精神,激励后人永远铭记这段光辉岁月、永志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广大青少年接过革命先辈传下的接力棒,勇于担当、不负韶华,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目录

**篇 大别山上红旗飘 1~90 2 重建 9 旗开得胜郭家河 16 杨泗寨轮流“牵牛鼻子” 20 潘家河击溃万耀煌 25 分割于鄂皖两地 33 护送成仿吾 38 深山老林打游击 42 艰苦的岁月 46 吴焕先仰天窝突围 49 打土豪,做棉衣 53 “青山大学毕业的” 57 直捣罗田老巢 62 长岭岗大捷 66 舍近求远打太湖 71 程子华来到鄂豫皖苏区 76 斛山寨反击战 82 向何处去? 86 让贤 第二篇 踏上征途 91~134 92依依惜别大别山 95长征路上的“儿童军” 99“七仙女” 103桐柏山不是久留地 106“革命不是一条平坦的路” 109智过围寨 114鏖战独树镇 121徐海东抬担架 124让马 127货郎带路 第三篇 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135~234 136放了“杨大善人” 139秋毫无犯 142南下入川,还是扎根陕南? 146殊死血战庾家河 150程子华的手 154徐海东醒来 160破了“不许吃鸡”的戒 163“活神兵”来了 166陈先瑞的新任务 171“少队长” 175又一块革命根据地诞生了 179打下葛牌镇 184牧童从军 188袁家沟口举战旗 191截邮差 195撑起一座革命的“香炉” 199设伏石塔寺 205到“老虎窝”里捉“老虎” 210攻克雒南 213“先疲后打” 218奇袭荆紫关 222袁家沟口大捷 227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嘱托 230威逼西安 第四篇 胜利会师 235~338 236《大公报》披露的重要信息 240“石先生”送来党中央的信 244继续北上 249迎接党中央 255北渡渭河 259红军和回民是一家人 265马鸿宾领教娃娃兵的厉害 269吴焕先血洒四坡村 280徐海东板桥遇险 284救命羊 290会师永坪镇 298红十五军团的**场大胜仗 307联系上了中央红军 310榆林桥大捷 316见到毛主席 322率先唱响《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327五千大洋送中央红军 333“把*好的东西送给中央红军” 337历史的回响 339后记 344主要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尹霞,生于河南汝南,现为求是杂志社记者、编审。1997年自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入伍,先后在军队报社、杂志社从事新闻采访写作工作,发表新闻作品数百篇。2012年入职求是杂志社,围绕研究、阐释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编辑、撰写理论文章数百篇。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奖等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