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2586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522725864 ; 978-7-5227-2586-4
内容简介
本书将“文学与民间信仰”关系的探讨置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宏阔背景下,重点研究民间信仰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联系及民间信仰在现代化语境中意义的转变,辨析不同文化立场的现代作家民间信仰书写的不同类型及其重要特征;从文学的时空艺术、结构设置、意象创造三方面探讨了民间信仰影响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叙事艺术的丰富多变,挖掘出“民间信仰”这一激发作家艺术创作灵感、给予作家创新动力的民间文化资源的价值。
目录
引言
一 选题的依据
二 已有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基本思路
**章 启蒙与反启蒙纠葛下民间信仰的“祛魅”与仪式的召唤
**节 理性审视下民间信仰的“去圣化”
一 虔诚信仰者的危机
二 无信的欺骗——仪式与信仰相脱离的虚假表演
三 仪式中的反仪式——仪式参与者的“无情”
第二节 人情恒在:对民间信仰中“民间”的发现
一 对生命的虔诚之心
二 寻求心灵的慰藉
三 寻找民众的“本心”
第三节 “别有天地非人问”:文化重建中民问信仰资源的新生
一 古老仪式的再现
二 与仪式同生的神话的复活
三 “诗、剧杂糅”——文体的仪式化
第二章 神性的坚守:沈从文与民间巫鬼信仰
**节 文明的隐忧与对“生命的神性”的呼唤
一 “神”之解体后的人性病态
二 倡导“美和爱的新宗教”
第二节 民族品德之重造与民间信仰的教化功能
一 “神的重造”——从感性到理性
二 “善意的记录”:民间信仰背后的“巫德”
三 审美救世:民间信仰精神的现代性提升
第三章 “政治祛魅”与“民间反思”:政治叙事与民间信仰
**节 民间信仰“神性”的瓦解
一 巫师的祛魅
二 自然的祛魅
第二节 权力秩序中民间话语的潜在表达
一 隐形的乡村伦理
二 觉醒的民族意识
三 女性的隐秘愿望
四 超越现实的生命智慧
第四章 为文化“招魂”:民间信仰与民族文化记忆的建构
**节 仪式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确认
一 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追寻
二 图腾信仰的象征表达
三 仪式展演中民族神话、民间故事的讲述
第二节 自我与他者的彰显:跨文化互动中的仪式展演
一 原始生命强力的张扬
二 神性世界的召唤
三 文化漫游中仪式的还原
第三节 走向民间:汉民族民间信仰的展示
一 华人族群文化原生态的复原
二 地方性知识的“深描”
三 仪式的日常化
第五章 传统与先锋:民间信仰影响下的文学叙事
**节 神圣的信仰时空
一 神圣界与世俗界并置的空间
二 神圣时间的“现在”降临
第二节 仪式叙事的原型结构
一 “生-死-重生”的轮回
二 “牺牲-献祭”的狂欢
三 “逐除-净化”的重建
第三节 意象的庄严神秘
一 图腾意象
二 死亡意象
三 面具意象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易瑛,湖南平江人,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巫风浸润下的诗意想象——巫文化与中国现当代小说》等著作。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等。曾获得2022年度湖南文艺评论优秀短评文章奖。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