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包邮历史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1星价 ¥18.6 (3.4折)
2星价¥18.6 定价¥5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63054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67630543 ; 978-7-5676-3054-3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的青年学者,以独特的视角、新锐的观点、清新的思想,力图挖掘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不断完善的基因,探寻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回答了许多“如何认识”的问题。如中国共产党名称是如何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夺取全国政权;新中国是如何构建的;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是如何过渡的;“改革开放”是如何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提出来的;“改革”内涵是如何演进的;“发展”理念是如何演进的等等。诸多“如何认识”的答案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的合法性,“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是解决中共历史上众多“如何”的一把关键钥匙。通过这把钥匙,打开历史的大门,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卷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目录

**章 徘徊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共产党”名称是如何提出来的一、“社会共产党”还是“社会党”二、何时才有“中国共产党”称谓第二章 历史潮流的合力——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夺取全国政权一、前提因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决定因素:得民心者得天下三、关键因素: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四、核心因素:坚强团结的战斗堡垒第三章 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是如何构建的一、人民共和国方案的形成二、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形成和确立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确立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确立第四章 历史的“桥”和“船”——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是如何过渡的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国实践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原因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及其认识四、几点启示第五章 生命线的传承——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一、强化思想政治宣传及教育二、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心工作并举三、注意区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的层次关系四、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 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是怎么认识的一、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概念的界定二、没收官僚资本三、小结:对中国共产党这一认识和政策的总体评价第七章 历史的扬弃——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对个体、私营经济是怎么认识的一、灭资本主义残余二、允许小私有三、割“资本主义尾巴”四、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私营经济发展的五次大争论第八章 历史的突破——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政策是如何突破的一、时代的政策二、重新确立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政策三、利用外资政策的*终确立第九章 思想路线的分量——如何认识实事求是知易行难一、“源”与“流”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三、如何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第十章 历史的主线——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为什么要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中之重第十一章 思想的力量——如何看待今天的“热”一、全球的“热潮”二、为什么会“热”三、“热”向何方第十二章 基本国策的开启——“改革开放”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一、“改革”的提出二、“开放”的提出三、“改革开放”的提出第十三章 历史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提出来的一、“中国特色”概念的提出二、“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十四章 历史的关键——“改革”内涵是如何演进的一、“改革”连同“开放”上升为国策二、从“全面改革”到“深化改革”三、从“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第十五章 历史的目的——“发展”理念是如何演进的一、从“快速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二、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三、“科学发展”指导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四、几点启示结语 历史的升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优良传统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党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三、社会主义改革与党的优良传统的弘扬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