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1594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55页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565159497 ; 978-7-5651-5949-7
本书特色
1.追寻中国现当代作家的阅读脉络:既是探索作家文学灵感的源泉,把握创作观念的架构与局限,亦是揭示文人与社会之间的参差多态。 2.折射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背景:通过对作家阅读与创作的洞察,不仅能透视个体精神世界的丰富纹理,更映照出百年中国文学史冲突与融合的壮阔波澜。 3.描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精神谱系:重新唤起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中国意识,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内涵及外延。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十五讲。全书对鲁迅、胡适、叶灵凤等现代作家学人,莫言、贾平凹、王安忆、叶兆言等当代作家学人,进行个案考察和专题讲析,同时也关涉到当下诸如电影《孔子》和历史剧的影视改编等现象,从而讲述和探讨现当代作家学人生成的文化根基等问题。
目录
**讲 开场:作家与“读家”的变奏
汲古求新与文化转型
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变革的两种文化模式
第三讲 精神生成的文化根须:鲁迅书话及其意义
第四讲 从知堂到黄裳:文人传统在现代书话中的流脉
第五讲 书话与现代作家对域外文化的选择性接受
本土意识与中国问题
第六讲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中国意识
第七讲 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民族化
第八讲 历史文化散文:如何“历史”,怎样“文化”
第九讲 大众传媒时代,传统如何重建——由《孔子》谈起
斯文回响与文化取径
第十讲 “士绅”的文化变迁与叶氏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十一讲 文学世家背景与叶兆言的创作风格
第十二讲 诗人的诗学:以吴奔星为例
第十三讲 在作家与学者之间:渡也论
第十四讲 “文”“学”合一传统的衍变:论姜德明的现代文学书话
第十五讲 终章:通人传统的意义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普光,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访问学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出版《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斯文的回响》《城乡之际与斯文变迁》《书窗内外》《游目骋怀》等,主编“校园书香阅读文库”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得者,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多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部级项目多项。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