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23958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2,226页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307239586 ; 978-7-307-23958-6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礼学新论’丛书”之一种。黄以周是清代礼学重要代表人物,其《礼书通故》是清代传统礼学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以黄以周礼学为考察对象,在宏观勾勒乾嘉时期所形成的清代中晚期学术风气背景下,重点辨析和探讨黄以周的学术思想、礼学观念、古礼考证实践、礼学研究成就,以及其通过考证古礼、调适经典反映的人情关怀和现实意义,和其礼学思想对现代中国学术的影响。可见晚清新变格局下,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
目录
**章 “由訓詁以尋義理”:嘉道以降漢學衰微之成因
**節 “由訓詁以尋義理”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由訓詁以尋義理”的不足
第三節 “求聖人之理義於典章制度”
第四節 “六經皆史”
第五節 “漢宋兼采”
第六節 經學、史學還是考據學
第七節 對考據學思想活力的一些認識
第二章 實事求是與莫作調人:黃以周禮學的內在張力
節 調和抑或兼采:黃以周“莫作調人”考
第二節 兼采與實事求是:黃以周對漢宋之爭的認知
第三節 “經學即理學”: 漢宋的具體表現
第四節 “實事求是”的異化:黃以周禮學考證中的經義建構
餘論
第三章 禮兼漢宋:黃以周《經訓比義》思想探析
節 《經訓比義》在清代學術思想 的意義
第二節 黃以周論禮與理
第三節 黃以周論禮與情
第四節 經曲之辨:禮儀與禮義
第五節 芬格萊特的啟示
餘論
第四章 誤讀與想象:黃以周《宮室通故》中的“周代”制度
節 “箱即牆”:由《爾雅.釋宮》引出的奇說
第二節 壁非牆:短垣與冠者見母於東壁的想象
第三節 室堂同廣:伏傳、鄭注帶來的矛盾
第四節 充滿創意的“楣梁落時鄺”、正堂和北出之向
餘論
第五章 復古與經世:黃以周禮學考證中的現實關懷
節 孝子不忍之心:對喪禮儀節的新詮
第二節 理明與情達:對昏禮儀節的重考與申述
第三節 以情量權:對昏禮特殊情況的勘定
餘論
第六章 “相時度法.知古通今”:黃以周的禮法觀
節 “五極”與“象刑”:先王政教的一體兩面
第二節 “刑罰相及”還是“罪人不孥”:對舊說章節的重釋
第三節 贖刑、自衛與出人人罪:考證背後的民生關懷
餘論
第七章 《周禮》中的“大史”與“內史”:黃以周對先秦職官的建構
節 《周禮.春官》中史職設計之矛盾
第二節 黃以周對大史內史關係的建構
第三節 史職演變與經典調適
餘論
第八章 皇代衣帽亦可以行周禮:曹元忠《禮議》與清末禮制的修訂
節 “述往哲之前言,定皇朝之大典”:吉禮難題的解決
第二節 兼采周漢:天子冠禮的補定
第二節 “禮以人情為文,詛容或闕”:皇家昏禮的修正
餘論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禮書通故》中華書局點校本標點商榷
附錄二 援“太祖虛位”以解經——論黃以周對天子廟制的建構
後記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任慧峰,山西晋中人,历史学博士,中国哲学博士后。现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副教授,国学院副院长,湖北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礼制、礼学史。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1.8¥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6.4¥39.0 -
门外文谈
¥14.2¥38.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茶经(黑白版)
¥16.1¥48.0 -
经典常谈
¥5.9¥14.8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8.3¥22.0 -
溥仪偷运国宝
¥7.7¥26.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黄河上的古都
¥16.6¥4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9.4¥25.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8.1¥68.0 -
氍毹留痕-典藏本
¥29.7¥56.0 -
讲解北石窟
¥20.9¥55.0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
¥11.4¥30.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千曲川风情:岛崎藤村散文集
¥18.0¥46.0 -
经典常谈
¥16.7¥39.8 -
往来以礼
¥18.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