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第四版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第四版

1星价 ¥58.8 (6.0折)
2星价¥58.8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62316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4-07-01
  • 条形码:9787514623161 ; 978-7-5146-2316-1

本书特色

“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BKS004)及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20JYT01)阶段性成果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永军副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昱教授,专家审定 为了普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先进而非过时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必须撰写出足以与西方经济学中的《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水平相匹敌的马克思经济学教科书。而这正是本书撰写的初衷。 本书涵盖了大量的数理知识内容,并且有效地借鉴了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的诸多概念。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利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来证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不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还是西方经济学的初学者,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者为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担任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一职。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资本论》的数理化方面成绩显著,本书是其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本书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对《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再构筑,并尝试遵循《资本论》各个章节的结构顺序,梳理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关系。
本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在于利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来证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因此,不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还是西方经济学的初学者,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目录

序言 **章 马克思的人类学 唯物主义视角下的人类、自然以及生产关系作为基础的生产活动人类、自然、生产——劳动的本源 人类、生产资料、生产——肉体劳动和精神劳动 人类、他人的生产资料以及生产——所有权、阶级和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上层建筑对自然关系中的上层建筑——国家和意识形态的生产力作用 阶级社会中的上层建筑——阶级国家与意识形态 阶级国家和意识形态的生产力特征 III. 何谓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以及相对自律性①——政治运动中的相对自律性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以及相对自律性②——意识形态的中立外观 资本主义人格和后资本主义人格 从集团主义社会到“自由人的联合” 第二章  商品生产社会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力数量上的性格、实现自我增值 价值的资本商品生产普及的条件——生产力从自给自足经济到商品经济 专业化利益和流通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 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成为交易物品的商品——被具体化的唯物主义人类观下的商品交易并非单纯生产而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从交换价值到价值 III. 成为特殊商品的货币——具体化的唯物主义视角下的货币目的 不是单纯的以商品而是以货币为目的的生产 成为特殊商品的货币 货币的职能及其之间的关系 实现自我增值的货币资本——成为被具体化的企业生产目的的利润以利润而非单纯的货币为目的的生产 仅在流通过程中创造利润这一外在表象 马克思的论证方法——生产活动是利润的来源 第三章 工业社会下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本质、充当劳动指挥权的资本享有“劳动指挥权”的资本资本的另一个定义——劳动指挥权置盐信雄对剥削的证明——“马克思基本定理” 考虑联合生产和固定资本的“马克思基本定理” 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剥削对应原理 阐明“雇佣劳动”特质的抗争交换理论 资本家为何物?——剥削的**定义与第二定义 生产资料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关于“资本”与“资本主义”的辩证法理解——定义—关系—具体的整体性剩余价值的数量变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延长劳动时间所带来的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生产力上升而实现的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以及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对资本实际上的从属 III. 非工业部门内的“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化 建筑业的“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化 医院的“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化 零售业界的“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化 学校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化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灭亡 基于资本积累理论、量变引起质变阐释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模型——马克思主义*优经济增长模型问题设定 工业革命后的目标——*优资本设备量忽略储蓄的再生产条件——简单再生产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公式 马克思主义*优经济增长模型对简单再生产的阐释 III. 剩余价值的资本转化——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公式 马克思主义*优经济增长模型对扩大再生产的阐释 庞巴维克“时差利息论”的再阐释资本主义积累的普遍趋势——资本主义积累的终结马克思主义*优经济增长模型的价值表现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增大法则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和柴田—置盐定理 “零增长社会” ——后资本主义社会 关于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的追赶问题 市场中的后资本主义企业——股份制公司社会主义论 原始积累和国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论的课题和对雇佣劳动者强制的形成 产业资本家的产生 资本积累初期强制积累的必要性和国家资本主义 第五章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部门间分配《资本论》的课题与构成 资本循环、周转及社会再生产——资本流通过程资本循环及流通过程 资本周转 III. 剩余价值向利润、利息、地租的转化及分配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产业部门间的利润率平均化及生产价格 总量一致命题与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潮流 马克思主义*优经济增长理论的情况 含商业部门的再生产公式以及利润率平均化 总利润在利息和企业者收入间的分配 土地垄断和地租 作为资本主义现象的资产价格上升 马克思主义*优经济增长模型对泡沫经济的解释 地主阶级和其他阶级之间的矛盾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农业革命——迂回生产体系的飞跃式发展形式农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式发展 以耕地积累为目的的社会——农业社会 人口增长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的转化 耕地积累带来的农业生产力提升的具体表现——奴隶制与农奴制 牛耕带来的集约型农业下的耕地积累 从建造象征性的纪念物到形成共同体、阶级乃至国家 奴隶制及农奴制时期手工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封建社会以前和封建社会下的手工业 游牧民族的畜牧改革和“牧奴制” 渔业生产方式的发展 III. 狩猎在从猿进化为人类过程中的作用 纵观始于南方古猿的人类全史 附录1 马克思主义*优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权市场模型 企业的利润*大化问题 家庭的效用*大化问题 市场均衡的各个条件 从市场均衡向基本模型的动态方程式转化 分权市场模型与基本模型的关系 附录2 引入阶级关系的马克思主义*优经济增长模型及其含义 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剥削”概念的动态化 劳动阶级有无资本积累决定权的影响 附录3 表现牛耕的引入及普及所带来的农业经营规模差距的历史性动态模型 “马克思主义*优经济增长理论” 向“经营规模变动模型”的扩展 经营规模的历史性变动模型 数学附录 关于动态*优化问题的解法 离散时间马克思主义*优经济增长模型的解法——拉格朗日乘子法 连续时间马克思主义*优经济增长模型的解法——当期值汉密尔顿函数法 连续时间马克思主义*优经济增长模型的解法——现值汉密尔顿函数法 与分权市场模型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 :大西广,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京都大学名誉教授。1956年7月出生于京都。京都大学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立命馆大学及京都大学助教,并于1998年晋升为京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2012年4月至2022年3月任教于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院。目前担任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数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东西文明论等。 译者:李晨,日本桃山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1990年10月出生于福建。2014年大学(华侨大学)毕业,同年10月赴日留学。2019年9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20年4月入职日本桃山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并于2022年晋升为副教授。曾先后担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奖励研究员、日本樱美林大学非常勤讲师、日本京都大学非常勤讲师等。主要研究领域:数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亚洲经济增长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