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273162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4-07-01
- 条形码:9787522731629 ; 978-7-5227-3162-9
内容简介
该书在“谐文”的视角下,整理了较为丰富的期刊文献,近代报刊谐文篇名目录涵盖了二十多种报刊五千余篇篇目,并在史实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梳理了近代报刊谐趣化的发展脉络,也展现了近代报T刊谐文的文体面貌;分析了“谐文”概念的形成、“谐文”在近代的发展与变化、新兴相关概念的考辨、谐文所依托的文体的类型、文体的源流、谐文与新闻媒体结合后出现的变化及互文现象。“谐文”兼容众体,打破诸种文体之间的界限,近代报刊谐文对各种传统文体的规范和体式进行文体试验的同时,各种日常实用文体,如药方、戏单、章程、电报等也纷纷登场,并呈现出新面貌。俳皆文、讽喻文、皆杂文、幽默文的概念或各有侧重,或角度不同,或概念使用的时代不同,或范围略有交叉。与“诙谐”有关的美学及文学概念具有“第二性”的特征,“灰谐”在中国传统美学及文学领域相对被压抑。以文章体式而兼有俳谐意味的标准来衡量谐文,考虑到了近代的语境,也考虑到了狭义和广义两个尺度来考察“谐文”。
目录
作者简介
杜新艳(1979-),女,博士,199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入选文史哲实验班,接受文史哲综合训练,2001年获文学学士学位;自2001年至2009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近代文学方向攻读研究生,师从夏晓虹教授,分别获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入职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年获近代文学副教授专业技术职称。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晚清报刊诙谐文学与谐趣文化潮流》,在《读书》发表《晚清女性死亡的叙事》《近代“笔墨生涯”的荣乐与哀痛》,在《学术月刊》发表《从张园助赈会看<自由谈>谐文和新闻的互文与对话》,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庄与谐的钟摆:晚清民初文化氛围的变动》等学术论文十余篇。曾主编《生活于趣味》(北京大学出版社),参与编写《中国散文通史》(杨联芬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中国小说欣赏》(陈平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十世纪天津文学期刊史论》(鲍国华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文章语言与文学体式》(夏晓虹、王风合编,安徽教育出版社)等。主持完成教育BU和广东省科研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多项。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