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67290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101167290 ; 978-7-101-16729-0
内容简介
作者在充分掌握汉唐史籍中的歌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汉唐歌谣所反映的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其传播、作用进行了专题式研究。认为汉唐时期广泛存在的歌谣风议是民众和一部分官僚士人对现实政治和生活的批评和意见,是普通民众参与社会政治的一种特殊手段。汉唐统治者意识到歌谣风议的下情上达作用,经常根据歌谣风议对地方官进行监督甚至黜置,有的统治者也会根据歌谣风议调整统治措施和统治方法。汉唐统治者对歌谣风议的采纳和有效回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唐社会治理的水平。
目录
绪论
**节 歌谣风议的概念界定
一 歌谣
二 文人创作的歌谣
三 具有歌谣性质的俗语、谚语
四 谣言、讹谣
五 歌谣、风俗与公众舆论
第二节 歌谣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章 歌谣风议所反映的汉唐政治生活
**节 为政以德:对循吏和良吏的赞颂歌谣
第二节 苛政虐民:对贪官酷吏的谴责歌谣
第三节 政争与党争:统治阶层间政治斗争类歌谣
第四节 民心所向:政治预言型歌谣
第五节 为政之鉴:政治知识性歌谣
第二章 歌谣风议所反映的汉唐社会生活
节 歌谣风议与人物风貌
第二节 歌谣风议与社会阶层
第三节 歌谣风议与民生疾苦
第四节 歌谣风议与风土民情
第五节 歌谣风议与社会知识
第三章 歌谣风议所反映的汉唐文化风貌
节 歌谣风议与汉唐儒学
第二节 歌谣风议与儒林风采
第三节 歌谣风议与唐代科举
一 “槐花黄,举子忙”的诗意与史实
二 诗史互证下的“槐花黄,举子忙”
三 槐花歌谣与唐代进士的心灵世界
第四节 歌谣风议与汉唐
第四章 汉唐歌谣风议作者和传播的社会空间
节 汉唐歌谣作者身份探析
第二节 间里巷路与歌谣风议的传播
第三节 官府机构与歌谣风议的传播空间
第五章 歌谣风议传播的社会背景与心理
节 集群行为与歌谣的产生
第二节 社会政治危机与流言和讹谣的产生
第三节 唐代政治变局与歌谣风议的产生
第四节 、民间信仰与歌谣风议的产生
第五节 恐慌与紧张:谶谣传播的社会心理
第六章 汉唐时期歌谣风议的传播
节 风诗歌谣,舆人传诵
第二节 口耳相传,不胫而走
第三节 歌声舞节,谣随风转
第七章 汉唐时期的歌谣风议与官民互动
节 从先秦采诗之官到汉唐的风俗巡使制度
一 先秦时期的采诗之官
二 汉魏时期绣衣直指和风闻奏事的关系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俗巡使制度
第二节 隋唐时期御史巡行和台谏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歌谣风议与唐代御史的“风闻奏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传军,男,历史学博士,历史民俗学博士后,现任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山东省民俗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历史民俗学,主讲《历史民俗学》《论语解读》等课程,在《民俗研究》《孔子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编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等4项,横向科研课题多项。参编《中国民俗史》(钟敬文主编)《中国社会治理通论》(魏礼群主编)《中国佛教通史》(魏道儒主编)等著作。曾获山东省优秀社科普及作品二等奖,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8.8¥25.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资治通鉴
¥12.2¥35.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4.7¥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15.7¥42.0 -
帝国的终结
¥21.4¥68.0 -
不忍细看南宋
¥15.7¥49.0 -
史趣(书里书外的历史)
¥1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