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公10年公考判断推理真题精讲1200题

包邮中公10年公考判断推理真题精讲1200题

1星价 ¥21.4 (3.1折)
2星价¥21.4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54703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511547033 ; 978-7-5115-4703-3

本书特色

《中公版·10年公考高频考点分类详解系列:判断推理真题精讲1200题(2019全新版)》是中公教育研发的全新图书。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一、“悉”十年考情,把握命题趋势
本书在各篇开头设置“十年公考考情分析”板块,以十年国考和省考为主线,深度分析了判断推理在十年公考中的变化情况,并给出详细的备考攻略,让考生明确考查重点,把握备考方向。
二、“学”核心考点,直击考试重点
本书从近十年公考判断推理的核心考点入手,旨在让大家直击考试重点,不做无用之功。同时在核心考点后配备优质公考真题,让大家学以致用,熟悉公考出题方式,使备考更有针对性!
三、“用”快解技巧,提升解题效率
快解技巧对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至关重要。书中所呈现的快解技巧均为经过多年公考试炼,大浪淘沙后依然高效实用的解题方法,相信经过系统训练,就能实现技巧随心用,考场快解题。
四、“练”典型考题,巩固基础知识
本书精选了2008—2018年的国考和省考判断推理经典真题,按年份划分,分板块设置,让考生在练习真题的同时了解十年公考的变化趋势。同时,在书中设置限时模拟训练板块,限时练习,巩固基础。
五、“刷”*套题,完成自我检测
本书设置了“套题”板块,精选2018年国考、联考和几个独立命题省(市)考判断推理的9套*真题,让考生在了解公考的同时,体验考场,自我检测,查漏补缺。
六、“知”公考大事记,制定备考计划
本书在结尾处设置了“公考大事记”板块,记录了从2008—2018年国考和各省(区、市)考的具体时间。根据这些时间,考生可清晰把握国考和省考的具体时间变化,并了解各年参与联考省份的数量及变化情况,给自己的备考一个“时间概念”。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全方位助力备考:扫码关注回复“我要上岸”,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内容简介

《中公版·10年公考高频考点分类详解系列:判断推理真题精讲1200题(2019全新版)》是集考情分析、考点精讲、技巧提炼、真题训练、限时模拟、套题实战于一体的图书。
一、知考情、明趋势、巧备考
每个题型均设置“考情早知道”板块,从题型介绍、命题特点、趋势分析、备考策略几方面来告诉考生判断推理是什么、考什么和怎么考。
二、分题型、讲考点、授技巧
本书对判断推理部分四大题型——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进行分别讲解。
逻辑判断——对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智力推理三类题目的核心考查内容进行讲解,并传授假设、代入、排除法、找突破口法、图表法等实用技巧。
图形推理——介绍图形推理常见规律,包括数量类、特征类、位置类、组合类、空间类等,讲解特征分析法、求同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位置分析法等快解技巧的适用范围和解题思路。《中公版·10年公考高频考点分类详解系列:判断推理真题精讲1200题(2019全新版)》是集考情分析、考点精讲、技巧提炼、真题训练、限时模拟、套题实战于一体的图书。
一、知考情、明趋势、巧备考
每个题型均设置“考情早知道”板块,从题型介绍、命题特点、趋势分析、备考策略几方面来告诉考生判断推理是什么、考什么和怎么考。
二、分题型、讲考点、授技巧
本书对判断推理部分四大题型——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进行分别讲解。
逻辑判断——对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智力推理三类题目的核心考查内容进行讲解,并传授假设、代入、排除法、找突破口法、图表法等实用技巧。
图形推理——介绍图形推理常见规律,包括数量类、特征类、位置类、组合类、空间类等,讲解特征分析法、求同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位置分析法等快解技巧的适用范围和解题思路。
定义判断——从定义的形式、定义的要点两个层面讲解定义判断的核心知识,并传授提取要点法、归纳关键信息法、一一对应法、选项对比法、去同存异法等解题方法。
类比推理——讲解类比推理词项间关系,包括逻辑关系、言语关系、常识关系三大类,并传授遣词造句法、横纵对比法、代入排除法等实用技巧。
另外,本书还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事件排序的主要考点和解题方法。
三、做真题、练模拟、提能力
本书收录2008—2018年真题,其中2008—2018年真题放置在每个题型讲解后,按年份划分,让您在练习真题的同时了解公考的变化趋势。2018年*真题(包括国考、联考和几个自主命题省考真题共9套)放置在第五篇,以套题形式呈现,借此您可以体验真实考场。同时在每篇*后分别设置4套限时模拟训练,并给出参考时限,考生可借此自我检测,查漏补缺。

目录

判断推理快速入门
篇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考情早知道
讲必然性推理
学·核心全覆盖
一、概念间关系
二、直言命题推理
三、复言命题推理
练·好题抢先看
第二讲可能性推理
学·核心全覆盖
一、削弱/加强型
二、前提型
三、结论型
四、评价型
五、解释型
练·好题抢先看
第三讲智力推理
学·核心全覆盖
一、真假型
二、匹配型
三、挑选组合型
四、排序型
五、计算型
练·好题抢先看
技巧一假设、代入、排除法
技巧二找突破口法
技巧三图表法
2008—2016年国考经典真题
2008—2016年省考经典真题
限时模拟训练一
限时模拟训练二
限时模拟训练三
限时模拟训练四
第二篇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考情早知道
讲数量类图形推理
学·核心全覆盖
一、线条与笔画
二、部分与种类
三、封闭区域数
四、点、角、面及特殊元素
五、数量换算
练·好题抢先看
第二讲特征类图形推理
学·核心全覆盖
一、对称性
二、直曲性
三、封闭与开放
四、一笔画判定
五、结构及构成
练·好题抢先看
第三讲位置类图形推理
学·核心全覆盖
一、移动、旋转、翻转
二、相对位置
三、图形遍历
练·好题抢先看
第四讲组合类图形推理
学·核心全覆盖
一、图形叠加
二、片块组合
三、图形重组
练·好题抢先看
第五讲空间类图形推理
学·核心全覆盖
一、空间折叠
二、三视图
三、立体组合
四、立体截面
练·好题抢先看
技巧一特征分析法
技巧二求同分析法
技巧三对比分析法
技巧四位置分析法
2008—2016年国考经典真题
2008—2016年省考经典真题
限时模拟训练一
限时模拟训练二
限时模拟训练三
限时模拟训练四
第三篇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考情早知道
讲定义的形式
学·核心全覆盖
一、属 种差型
二、描述型
三、枚举型
练·好题抢先看
第二讲定义的要点
学·核心全覆盖
一、主体
二、客体
三、目的
四、原因
五、条件
六、手段
七、结果
八、本质
练·好题抢先看
技巧一提取要点法
技巧二归纳关键信息法
技巧三一一对应法
技巧四选项对比法
技巧五去同存异法
2008—2016年国考经典真题
2008—2016年省考经典真题
限时模拟训练一
限时模拟训练二
限时模拟训练三
限时模拟训练四
第四篇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考情早知道
讲逻辑关系
学·核心全覆盖
一、概念间关系
二、条件关系
练·好题抢先看
第二讲言语关系
学·核心全覆盖
一、语义关系
二、语法关系
练·好题抢先看
第三讲常识关系
学·核心全覆盖
一、经验常识
二、理论常识
练·好题抢先看
技巧一遣词造句法
技巧二横纵对比法
技巧三代入排除法
2008—2016年国考经典真题
2008—2016年省考经典真题
限时模拟训练一
限时模拟训练二
限时模拟训练三
限时模拟训练四
附录1事件排序
第五篇判断推理必刷套题
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市级)
2018年4·21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天津)
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B类)
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乙级)
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市级)
2017年4·22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福建)
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附录210年公考考试时间统计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93)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逻辑判断
  判断推理部分,尤其是逻辑判断这一题型,必须要经过扎实的学习和备考,全面掌握高频考点,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彻底拿下这一题型,首先要明确其考查的内容和方向,做到心中有数。下图完整地展现了近10年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
  按照考查内容不同,逻辑判断可以分为三大题型——必然性推理、智力推理和可能性推理。每个大题型又包含多种小题型,各个小题型则有对应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因此要熟练掌握逻辑判断,必须先学会区分题型,能做到一看辨题型,依题识考点,再据考点定方法,这样不仅能培养和强化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解题速度的提升也有相当大的帮助。对此,我们特整理出逻辑判断各题型的特征表现,帮助大家快速掌握各题型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上表只是为逻辑判断的初学者提供学习入门的方法和途径,它能让零基础的考生快速了解逻辑判断的组成部分,待大家对这部分的知识点有所了解,能够做到融会贯通之后,则无须拘泥于题型的限制。而且从目前的考查趋势来看,公务员考试也在逐渐淡化题型的概念,考点之间趋于融合,考查形式也越来越综合化。对此,我们也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分析。
  1.可能性推理持续高占比,削弱型、加强型为考查重点。
  为研究国考逻辑判断的重点考查内容,我们对2008—2018年国考逻辑判断中的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智力推理题目占比进行了统计,得出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除2017年、2018年市级外,国考可能性推理在逻辑判断部分的占比均不低于70%,其考查力度可见一斑,因此可能性推理是国考逻辑判断考查的侧重点。
  (2)智力推理几乎年年必考。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除2013年外,国考每年都会对智力推理进行考查,且近两年智力推理的占比有所提升。
  (3)国考两类试卷的命题区分度加大。我们知道,国考从2015年开始区分省级和市级两类试卷,而从上图中列出的考点可以看出,2015—2016年两类试卷在逻辑判断部分的考查内容完全一致,而2017—2018年两类试卷均出现命题差异,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逻辑判断中的智力推理这一题型上,具体见下面对国考智力推理新题型的详细分析。篇
  逻辑判断
  判断推理部分,尤其是逻辑判断这一题型,必须要经过扎实的学习和备考,全面掌握高频考点,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彻底拿下这一题型,首先要明确其考查的内容和方向,做到心中有数。下图完整地展现了近10年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
  按照考查内容不同,逻辑判断可以分为三大题型——必然性推理、智力推理和可能性推理。每个大题型又包含多种小题型,各个小题型则有对应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因此要熟练掌握逻辑判断,必须先学会区分题型,能做到一看辨题型,依题识考点,再据考点定方法,这样不仅能培养和强化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解题速度的提升也有相当大的帮助。对此,我们特整理出逻辑判断各题型的特征表现,帮助大家快速掌握各题型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上表只是为逻辑判断的初学者提供学习入门的方法和途径,它能让零基础的考生快速了解逻辑判断的组成部分,待大家对这部分的知识点有所了解,能够做到融会贯通之后,则无须拘泥于题型的限制。而且从目前的考查趋势来看,公务员考试也在逐渐淡化题型的概念,考点之间趋于融合,考查形式也越来越综合化。对此,我们也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分析。
  1.可能性推理持续高占比,削弱型、加强型为考查重点。
  为研究国考逻辑判断的重点考查内容,我们对2008—2018年国考逻辑判断中的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智力推理题目占比进行了统计,得出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除2017年、2018年市级外,国考可能性推理在逻辑判断部分的占比均不低于70%,其考查力度可见一斑,因此可能性推理是国考逻辑判断考查的侧重点。
  (2)智力推理几乎年年必考。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除2013年外,国考每年都会对智力推理进行考查,且近两年智力推理的占比有所提升。
  (3)国考两类试卷的命题区分度加大。我们知道,国考从2015年开始区分省级和市级两类试卷,而从上图中列出的考点可以看出,2015—2016年两类试卷在逻辑判断部分的考查内容完全一致,而2017—2018年两类试卷均出现命题差异,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逻辑判断中的智力推理这一题型上,具体见下面对国考智力推理新题型的详细分析。
  至此,我们明确了逻辑判断的重点考查对象是可能性推理,很多考生会问,可能性推理还包括6种题型,那这6种题型之间是否存在考查倾向性呢?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对2009—2018年国考可能性推理的具体考查题型及总量进行了统计,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国考可能性推理涵盖题型较为全面,各类题型均有涉及,但其考查存在明显的倾向性,即着重考查削弱型、加强型两类题目,大家在备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2.国考借鉴省考命题形式,智力推理首次考查材料题。
  前面已经分析过,智力推理虽然在以往国考中的占比不大,但几乎年年必考,它要求考生运用题干信息进行分析、推理。这一题型在2017年国考市级卷中出现了全新的考查形式,即一段材料带5个小题,2018年国考市级卷则延续了这一形式,这也直接导致近两年智力推理在逻辑判断中的占比提升至50%,这样的考查力度在以往的考试中从未出现过。
  其实,以材料题来考查智力推理的形式并非国考首创。通过分析真题我们发现,2009年吉林省考、2009—2010年上海市考、2011—2012年河北省考、2013年下半年四川省考都曾出现过这种一段材料带多个小题的题目,而且江苏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考查这一题型,只是在题量上与国考略有差异。可以看出,国考智力推理的“新题型”其实是借鉴了省考的命题形式。
  下面就以2017年国考市级卷中的材料题为例,为大家简单介绍这类考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思路。更多的解题方法可参照智力推理相关内容进行学习。
  【2017·国家市级】根据所给材料,回答106~110题。
  某办公室有王莉、李明和丁勇3名工作人员,本周有分别涉及网络、财务、管理、人事和教育的5项工作需要他们完成。关于任务安排,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①每人均需至少完成其中的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只能由一人完成;
  ②人事和管理工作都不是由王莉完成的;
  ③如果人事工作由丁勇完成,那么财务工作由李明完成;
  ④完成教育工作的人至少还需完成一项其他工作。
  到了周末,3人顺利地完成了上述5项工作。
  106.以下哪项的工作安排符合上述条件?
  A.王莉:管理、网络李明:教育、人事丁勇:财务
  B.王莉:教育、财务李明:人事、管理丁勇:网络
  C.王莉:网络李明:人事、管理、财务丁勇:教育
  D.王莉:网络李明:教育、管理丁勇:人事、财务
  排除法。A项不符合②,排除;B项符合题干条件;C项不符合④,排除;D项不符合③,排除。故答案选B。
  107.如果李明只完成5项工作中的一项,那么包括该工作的所有可能性是以下哪项?
  A.人事、财务B.人事、管理、财务C.人事、网络D.财务
  假设法。若李明只完成人事或财务工作,跟题干并无矛盾。若李明只完成管理或网络工作,结合②可知,人事工作肯定要由丁勇完成,再根据③,李明还需完成财务工作,与题干矛盾。故答案选A。
  108~110.略
  注:此处只列举2题,完整版题目见本书第五篇的必刷套题训练。
  经过对上面题目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类材料题从本质上来看仍然考查大家对智力推理各类解题方法的熟练运用,并不涉及任何新考点,只是在形式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提醒广大考生,在考场上遇到从未见过的考查形式时,不要慌乱,要学会透过表象看本质,看似新颖陌生的考题也可能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3.必然性推理考点出现融合趋势。
  通过分析近10年的国考真题我们发现,必然性推理虽然在国考中的占比较低,但其涵盖的直言命题、复言命题等知识在解答可能性推理、智力推理题目时也经常用到,其考点融合的趋势较为明显,考生需对此多加留意。
  【2017·国家省级】大学毕业的张、王、李、赵4人应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销售,一人做研发,另一人做安保。已知:
  ①张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发;
  ③如果张没有做研发,那么赵也没有做行政管理;
  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⑤赵不做研发,也不做安保。
  由此可以推出:
  A.张做销售,李做研发B.赵做研发,李做销售
  C.李做销售,张做研发D.李做研发,赵做安保
  本题是智力推理中的匹配型问题,要求推出每个人负责的工作,但其中涉及复言命题推理规则的运用,属于考点融合类题目,但难度相对较低。
  由张、王、李不做行政管理可知赵做行政管理。由张、李、赵不做安保可知王做安保。因赵做行政管理,根据③可得张做研发,则李做销售。故答案选C。
  1.可能性推理仍是主要备考方向,重点掌握削弱型、加强型、结论型题目。
  为研究省考逻辑判断部分的考查重点,我们对2018年各地区公考(河南选用2017年真题)逻辑判断部分考查的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智力推理三类题目的占比分别进行了统计,得出下图: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省(区、市)考与国考一样,都侧重于考查可能性推理,因此大家要把可能性推理作为逻辑判断部分的主要学习和备考方向。
  为继续研究可能性推理的考查重点,我们以联考为例,对2008—2018年联考可能性推理具体考查的题型及总量进行统计,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联考可能性推理主要考查削弱型、加强型、结论型题目,大家在备考时要重点掌握。
  2.考查形式富于变化,各类考点有机结合。
  相比于国考,各地区公务员考试在考查形式和考查内容上也具有显著特点。
  (1)考查形式上,智力推理材料题来得快去得也快。
  我们知道,2017年国考逻辑判断首次考查智力推理材料题,紧随其后,2017年的黑龙江(省直卷和公检法卷)和吉林省考中也出现了这种一段材料带多个小题的命题形式,然而2018年的联考及各省(区、市)考中,除江苏仍对其有所考查外,这一题型在其他地区公考中均未出现,可谓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也侧面反映了各省(区、市)考在命题方面富于变化的特点。对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性学习,但备考江苏省考的考生仍需对其多加关注,毕竟这是江苏省考自2013年就开始考查的固定题型,预计后续也仍会进行考查。
  下面以2017年江苏省考A类试卷中的材料题为例,供大家进行练习,如果觉得解题过程中存在疑问,也可在后续的备考中进行针对性学习。
  黑茶、白茶、黄茶等5种茶叶装在1~5号5个盒子中,每个盒子只装1种茶叶①,已知:
  (1)黄茶装在2号或者4号盒子中;
  (2)如果白茶装在3号盒子中,则绿茶装在5号盒子中②;
  (3)红茶装在1号或者2号盒子中,当且仅当黑茶装在5号盒子中③。
  98.如果白茶装在3号盒子中④,则黑茶装在哪个盒子中?
  A.1号
  B.2号
  C.4号
  D.5号
  99.如果绿茶装在2号盒子中⑤,白茶没有装在1号盒子中,则黑茶装在哪个盒子中?
  A.1号
  B.3号
  C.4号
  D.5号
  100.如果黑茶装在5号盒子中,黄茶没有装在4号盒子中⑥,则绿茶装在哪个盒子中?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作者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