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360842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89页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23608425 ; 978-7-5236-0842-5

本书特色

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通过近600年的技术发展史,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争议的根源,将历史教训与当代问题紧密结合,为理解技术对社会的深远影响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深入探讨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不仅分析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和政治问题,还深入探讨了技术如何影响文化身份和社会秩序,为读者揭示了技术发展背后的复杂社会动力和潜在的道德困境。 启发性的解决方案:不仅指出了技术变革中的挑战,更提出了积极的解决方案,鼓励公共领导者、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之间的合作,以及公众对科学和技术事务的更广泛参与,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和应对技术变革的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科技创新在600年间如何影响和塑造过去、当下以及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书中以人造黄油、农业机械化、电力、机械制冷、录制音乐、转基因作物和动物等技术创新为例,揭示了新科技如何诞生、扎根并推动制度变革。同时,本书作者卡莱斯·朱马将人工智能、在线学习、3D打印、基因编辑、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和可再生能源等现代技术的社会影响置于讨论焦点,指出由科技创新带来的就业、道德、健康和环境等社会问题和其背后深层的经济因素,及其在国际社会之间造成的紧张局势。

目录

第 1 章 全球性挑战之下,科技创新备受考验 社会条件、技术性质和领导人的想象力 “创造性破坏”带来五大领域变革 机构在创新过程中的六项激励 经济基础无法独立于技术创新之外 公众选择、市场价值与政府决策 人力资本的流失使冲突变得更加广泛 科技如何应对科技革新带来的成功和挑战? 聆听每一次技术演替发出的回响 第 2 章一块人造黄油引发的全球贸易战 打假小作坊乳制品,催生工厂制造 法国人造黄油“人侵” 乳业协会游说《反人造黄油法》出台 **夫人出镜人造黄油商业广告 如何抵御针对创新技术的抹黑运动? 立法、技术专利和公众教育 第 3 章 农业部改革和“科技耕种”推广战 农业机械化,谁能获益? 媒体看好止不住拖拉机倾销 畜牧业和制造业争夺农业“大蛋糕” 增加农学研究资金投人,但农民收入缩水 如何平衡技术演替和社会需求变动之间的矛盾? 文化、学术研究和政府职能 第 4 章 电力商业化进程中的技术内战 发明家爱迪生:19世纪的产品经理 错失的电力新技术 电刑使市场竞争转移到伦理纷争 企业家的利益保护和反制手段 如何在技术争端中减小与旧产业的冲突? 模仿、政策管理和风险评估 第 5 章 从奢侈品到必需品,一段“冷”战史 全球天然冰采集供不应求 贸易封锁意外推动造冰产业兴起 诺奖科学家牵头国际制冷协会 冷藏技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如何应对需求带来的技术和工程挑战? 信息、安全监管和激励措施 第 6 章 与资本博弈的音乐版权保护战 不反对新科技,只想保住饭碗 从音乐家到“音乐民工” 技术性失业:政策难挡的高失业率 小众音乐和创业公司打出翻身仗 如何在泛滥的技术狂潮中发现新机遇? 福利、知识产权和行业多样性 第 7 章 基因编辑拉响粮食大战 欧洲化学寡头潜入美国研究所 生物技术革命的象征:孟山都崛起 被种植的风险大于被吃掉的风险 转基因作物扎根发展中国家 如何对新技术进行系统性的风险评估? 贸易、可持续性和共享知识库 第 8 章 环境保护与渔业生存之战 天然鱼类消亡,养殖鱼类泛滥 从人体器官保鲜到开发鲑鱼生长基因 后退是渔业寒冬,前进是审批难产 政府、企业、研究所,谁收渔利? 如何说服生产商应用新技术? 成本、审批制度和大众接受度 第 9 章 在未来世界观中重塑企业家精神 引领自动化、生物科技和医药 听取政府意见、科研咨询,做预案 科技创新在地化,密集开展风险对话 助推制度建设,抵御技术焦虑 生产者和消费者才是决定新技术命运的大多数人 如何打造*适合科技创新的生态? 社会、政治和文化协同进化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理查德·J. 罗伯茨爵士(Sir Richard J. Roberts)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新英格兰生物学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我们都知道 , 革命性的创新通常很难被迅速接受。卡莱斯·朱马教授通过几个创新史上的经典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古往今来的创新者所面对的困境,并提供了能帮助创新者避免大部分困境的指导与启示。例如,在科技创新的早期阶段与受众接洽是个好主意 ;利益相关者对创新的态度不一,当创新会严重扰乱现存的经济体系和社会结构时,反对自然在情理之中。对于那些希望能在创新的进化浪潮中站得住脚的人而言,这本书值得一读。 荣育·育塔翁教授(Prof. Yongyuth Yuthavong) 泰国前副总理、科技部前部长 我们见惯了太多的科技创新,以至于忽略了这些创新被认可前受到了大众或利益相关者怎样的抵触。例如,当大多数人试图去了解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电力、制冷技术和音乐录制技术的发展史时,一定会感到异常惊讶,更不用说如动植物的基因编辑这样新兴的、仍需接受大众检测的科技了。在本书中,朱马教授详细地研究了创新及其“敌人”,其观点兼具历史性和前瞻性,是一部学者与大众都不应错过的作品。 亚历克·布勒斯勋爵(Lord Alec Broers) 英国上议院议员、剑桥大学前副校长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是一部优秀的读物,也是直面 21 世纪大挑战的创新人员的参考书。朱马对科技创新是如何被接纳和排斥的详尽分析是十分完整和吸引人的。许多人认为对转基因食品和手机等科技产品的抵触是伴随着*近的科学发展而发生的现象。但朱马指出,事实上,人们对科技的抵触已经存在好几个世纪了,并进一步解释了,这种抵触是如何消解或已经被消解的。 M.S. 斯瓦米纳坦(M. S. Swaminathan) M.S. 斯瓦米纳坦研究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 从历史角度看,孟德尔(Mendel)的遗传学让位于分子生物学证明了知识的连续性。而《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详尽地解释了创新的连续性及其普及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列举了诸如基因改造等一系列科学进程中的“新旧冲突”,并分析了科学知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巨大质疑。本书真是一场及时雨。朱马博士对科技创新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所做的潜心研究,值得我们献上深深的敬意。 伊恩·布拉奇福德(Ian Blatchford) 美国科学博物馆主管兼行政长官 创新总是激动人心的,但它不全是非黑即白,中间存在着大片的灰色地带,而不同的策略可能在这些灰色地带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恰当地调度政治资金以及深入了解普通民众对科技的反应,就能在灰色地带创造积极影响。科学家和政界人士都需要这本书。 本 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研究员 《创业伦理》作者 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被公认为是创新理论的开创者,他提出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强调创造和破坏是创新的两个本质特点。既然是一种“革命性”变化,除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创新也意味着对市场和社会的冲击。因此,人类创新的历史,也是创新如何应对排斥和抵触,以及如何为之妥协、合作和变革的进化史。科技创新的博弈不亚于战争。了解人类如何突破创新困境,如何打赢一场场从抵制到抵达的战争,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创新。

作者简介

卡莱斯·朱马(Calestous Juma, 1953-2017),英国皇家学会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科学和技术政策研究博士 联合国前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国际发展实践教授 “*具影响力的 100 位非洲人”之一 卡莱斯·朱马是一位在科学、工程和创新应用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权威和领导者。他专注于研究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朱马曾领导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赞助的非洲农业创新项目,也是奥巴马、扎克伯格在斯坦福大学创业峰会的座上宾。 朱马的一生是对知识、教育和创新无限追求的典范,他致力于用知识改善人类状况,特别强调科学、技术与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