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系统(基础医学“101计划”核心教材)

包邮运动系统(基础医学“101计划”核心教材)

1星价 ¥52.4 (8.1折)
2星价¥52.4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9316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65931628 ; 978-7-5659-3162-8

内容简介

教育部实施“101”计划整合教材《运动系统》立足基础医学的本科或长学制教学特点,充分体现本教材的多学科性整合,由15所高校及研究所的22位老师合力编写完成,融合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运动学和病理学诸多学科的精华,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特色鲜明。每个章节中的导学目标、临床案例、整合思考等诸多版块,还有二维码中的知识拓展等,充分满足了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运动系统的生物力学、材料学和人工智能等拓展内容,打开跨学科领域的视角,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目录

目录 **章 运动系统概述 001 一、骨 002 二、骨连结 004 三、骨骼肌 008 第二章 软骨和骨的组织结构 012 **节 软骨的组织结构 012 一、透明软骨 012 二、纤维软骨 013 三、弹性软骨 014 第二节 骨的组织结构 014 一、骨组织 014 二、长骨的结构 017 三、骨的发生 019 第三章 躯干骨及其连结 024 **节 躯干骨 024 一、椎骨 024 二、肋 028 三、胸骨 028 第二节 躯干骨的连结 029 一、椎骨间的连结 029 二、寰椎与枕骨及枢椎间的连结 030 三、脊柱 031 四、肋的连结 032 五、胸廓 033 第四章 颅骨及其连结 035 **节 颅骨 035 一、脑颅骨 035 二、面颅骨 038 三、颅的整体观 038 四、新生儿颅的特征和生后变化 042 第二节 颅骨的连结 043 一、颅骨的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 043 二、颞下颌关节 043 第五章 四肢骨及其连结 045 **节 上肢骨及其连结 045 一、上肢带骨 046 二、自由上肢骨 047 三、上肢带骨的连结 049 四、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050 第二节 下肢骨及其连结 052 一、下肢带骨 052 二、自由下肢骨 054 三、下肢带骨的连结 057 四、自由下肢骨的连结 059 第六章 骨骼肌 063 **节 骨骼肌的结构 064 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064 二、骨骼肌纤维的电镜结构 065 三、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067 第二节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069 一、骨骼肌神经 - 肌肉接头的传递 069 二、骨骼肌细胞的兴奋 - 收缩耦联 070 三、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071 四、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 072 第三节 躯干肌 073 一、颈肌 074 二、背肌 075 三、胸肌 076 四、膈 078 五、腹肌 079 六、盆底肌 081 第四节 头肌 083 一、面肌 083 二、咀嚼肌 085 第五节 上肢肌 085 一、上肢带肌 086 二、臂肌 087 三、前臂肌 088 四、手肌 089 第六节 下肢肌 091 一、髋肌 091 二、大腿肌 094 三、小腿肌 094 四、足肌 096 第七节 骨骼肌的工作原理 097 一、骨骼肌的配布规律 097 二、骨骼肌的工作条件 099 三、骨骼肌的工作性质 101 四、肌肉工作的协作关系 104 五、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 106 第八节 骨骼肌的运动锻炼 109 一、骨骼肌力量锻炼 109 二、柔韧性锻炼 114 第七章 运动系统的血管 117 **节 血液循环概况 117 一、心血管系统 118 二、血液循环 119 三、血管吻合 119 第二节 运动系统相关的动脉 121 一、主动脉的分支 121 二、头颈部的动脉 122 三、上肢的动脉 123 四、胸部的动脉 126 五、腹盆部的动脉 126 六、下肢的动脉 127 第三节 运动系统相关的静脉 130 一、上腔静脉系 130 二、下腔静脉系 133 第八章 运动系统的神经 137 **节 脊髓 138 一、脊髓外形 138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39 三、脊髓的功能 143 第二节 脊神经 144 一、颈丛 145 二、臂丛 145 三、胸神经前支 146 四、腰丛 146 五、骶丛 147 第三节 脑神经 150 一、三叉神经 151 二、面神经 152 三、副神经 153 第九章 运动系统中的生物力学、材料学与人工智能 155 **节 运动系统中的生物力学 155 一、骨骼肌的运动方式 156 二、关节的生物力学举例 159 三、脊柱的生物力学 161 第二节 运动系统的生物材料 169 一、运动系统主要结构的材料学特性 170 二、运动系统应用的生物材料 174 第三节 人工智能在运动系统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183 一、骨科人工智能应用概述 184 二、运动系统疾病人工智能诊断 185 三、骨科手术机器人 190 四、疾病转归分析工具 192 第十章 运动系统的基本病理过程与疾病 196 一、类骨质 197 二、板层骨和编织骨 197 三、宿主骨 197 四、反应性成骨和肿瘤性成骨 197 **节 骨折愈合过程 197 一、骨折愈合过程 197 二、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 199 三、病理性骨折 199 第二节 骨及软骨生长发育畸形 200 一、骨骼骺板 / 生长板发育疾病 200 二、不对称软骨生长导致脊柱疾病 202 三、与骨畸形相关的成软骨性肿瘤 202 第三节 代谢性骨病 203 一、骨质疏松症 203 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204 三、痛风 204 第四节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及骨和关节感染性炎症 205 一、骨关节退行性疾病 205 二、骨和关节感染性炎症 206 第五节 骨肿瘤 207 一、成骨性肿瘤 207 二、成软骨性肿瘤 209 三、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210 四、骨的巨细胞肿瘤 212 五、脊索瘤 212 六、尤因肉瘤 212 七、转移性肿瘤 213 主要参考文献 215 中英文专业词汇索引 21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卫光,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常务副主任,《解剖学报》副主编,中国解剖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评委,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出题专家等。 长期从事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肝和脑等的血管构筑和脂质代谢。主持重量线下本科一流课程等 5 门,主编 / 主译教材或专著20 余部。主持教学及科研基金项目 20 余项,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 140 余篇,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20 余名,本科生创新人才近百人。曾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等。 黄文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重量医学形态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始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解剖学会断层影像解剖学分会副会长、临床解剖学分会副会长,广东省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显微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3D 打印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数字医学与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7 项,主编 / 副主编教材 32 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 6 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