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雅就俗 元明清诗歌叙事传统研究

包邮复雅就俗 元明清诗歌叙事传统研究

1星价 ¥83.2 (6.5折)
2星价¥83.2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6191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768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547619155 ; 978-7-5476-1915-5

本书特色

通观中国古代各体文学发展演进的种种实际情形,叙事与抒情经由共生、分化、消长、互渗的历程,两者边界是流动变化的,非一次划定而截然清晰。在原始宗教、远古神话、上古歌谣、甲骨卜辞、青铜铭文、巫歌楚辞、《周礼》“六诗”之赋比兴等形式载体中,叙事与抒情是一体共生的;春秋以至两汉时期,随着 “六诗”的赋与比兴分开,“诗亡然后《春秋》作”,赋的手法与赋的体式分开,赋体文学与他体文学分开,叙事与抒情分化,其边界日益清晰;此后以诗歌为代表的抒情文类、以说部为代表的叙事文类分途发展,其抒情、叙事的份额与质性此消彼长,两者边界主要表征在文体分类上;及元明清时期, 叙事与抒情诸要素在此消彼长同时,竟在某些特定文类中出现 互渗现象,如人物诗传、长篇叙事诗 (咏剧诗、绝命诗、子弟诗、弹词等)、说部 (小说和戏曲)中嵌入诗词,以致有时模糊 了叙事与抒情的边界,因使诗歌叙事传统发生明显的新变。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丛书之一种,研究时段为元明清,内容包括“导论 中国古代诗歌叙事的边界、传统与新变”“上编 元代诗歌叙事传统”“中编 明代诗歌叙事传统”“下编 清代诗歌叙事传统”。

目录

导论中国古代诗歌叙事的边界、传统与新变1 一上古诗歌抒情与叙事之同体共生及分化2 二早前诗歌叙事的发展演进及体制规定性18 三元明清诗歌叙事传统之因变及研治策略37 上编元代诗歌叙事传统 **章元诗叙事的总体特征57 **节时段分布特征57 第二节空间分布特征61 第三节学术群派属性65 第二章元诗单体文本之叙事特色68 **节正文本之叙事特色68 第二节副文本之叙事特色87 第三章元诗复合文本之叙事特色113 **节集咏之叙事特色113 第二节套数之叙事特色135 第三节组诗之叙事特色144 第四章元诗叙事之心理结构层次157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饶龙隼,南开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制度、中国文学思想史、近现代巴蜀经史学脉。出版著作《上古文学制度述考》《元末明初大转变时期东南文坛格局及文学走向研究》等七部,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刘蓉蓉,上海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领域有元明清文学、宋明儒学。发表《从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探讨其对当前大学教育的启发》《明代心学家钱绪山的生死智慧》等学术论文多篇。 田玉龙,上海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枣庄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先秦文论及元明诗歌研究。发表《“微”字义解》《明诗制题之叙事》等学术论文多篇。 石超,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上海大学博士后,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戏曲。发表《明代戏曲插图本的叙事系统——基于文字叙事与图像叙事的考察》等系列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