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267365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0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302673651 ; 978-7-302-67365-1
本书特色
《编码与传播:19世纪电报的编码技术及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一书全面分析了19世纪电报编码技术及其对新闻和信息传播的影响,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彬教授在审读时评价该书史料丰富、论述细致,从独特角度揭示了新闻业起源兴盛的条件和规律,对理解现代信息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内容简介
"《编码与传播:19世纪电报的编码技术及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一书研究了19世纪的机器语言——电报编码的历史,通过详细追溯其跨越欧洲大陆、英国及美国的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电报编码在改变新闻传播和信息交流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本书还揭示了在工业革命期间,这项被广泛忽视的软技术如何作为信息革命的加速器,推动了 19 世纪新闻行业的显著变革,并为现代新闻业的初步形成奠定基础。 本书目标读者包括传播学和技术史的研究者、爱好者和专业教师,旨在通过回顾历史,共同思考信息社会的起源。"
目录
第二节 19世纪
30—40年代编码的社会应用 / 16
第三节编码统一及第二次空间连接 / 33 第二章编码信息的公共传播转向 / 49 **节编码传递与社会信息的广泛融合 / 50
第二节新闻业务的新迹象 / 65
第三节电报与新闻的行业融合 / 73 第三章 19世纪中期编码传播的主导地位确立 / 85 **节编码传递对新闻传播两大要素的强化 / 86
第二节电报信息在通讯社兴起中的作用 / 99
第三节新闻集散中心的出现 / 110 第四章电报新闻:19世纪末的新趋势 / 115 **节普遍性的语言裁剪 / 116
第二节新闻形态的变化 / 136 后记 / 149
作者简介
沈春雷 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三项、校级教学与科研课题三项、横向课题两项,发表科研文章二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技术史、新媒体传播理论、网络舆情传播。
刘世弘 1987年起就读于清华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资产管理处计划与发展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负责学校空间资产规划及公共建筑安全管理与信息化建设,主管清华大学房屋土地管理数据平台(一期)建设工作;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8.8¥25.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资治通鉴
¥12.2¥35.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4.7¥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15.7¥42.0 -
帝国的终结
¥21.4¥68.0 -
不忍细看南宋
¥15.7¥49.0 -
史趣(书里书外的历史)
¥1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