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5418894
-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4-07-01
- 条形码:9787555418894 ; 978-7-5554-1889-4
本书特色
李宝龙同志肯定有不少感慨和心得想向他热爱的家乡人民诉说。但从新建整理的拟出版内容看,他似乎专注于从少年到工作后的泰兴教育领域,并将回忆录的这部分名之为“文教往事”,即使退休后的乡怀旧写到那早已被拆的文庙之类的场所时仍然心有戚戚,可见他对自己曾经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感情。回忆录中*后几篇不是文教,但却收入文集,显然是他有意让这几篇留给当代和后世品味的,这几篇不仅使他的泰兴历史回忆延续到新世纪,还将泰兴城在世纪之交的巨变呈现给我们,既有为家乡现代化的欢欣,也有为失去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的惋惜,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国千千万万县城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得失和对此进行的反省。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地方文教工作者的个人文集,全书约15万字,按主题编为四章,分别记述和讨论了江苏泰兴文化、教育、社会和经济的变迁往事。**章以文化研究为主旨,包括1989年泰兴县传统经济和文化总体情况查报告,以及方言特点的分析和整理。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作者所亲历的教育发展往事。第三章以个人生活为视角,从童年生活、风土习俗、老屋旧物等侧面,记载了今昔社会变迁。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泰兴经济建设的反思,包括乡镇家庭经济调查、银杏产业兴衰和城市建设变迁等。本书立足时代纪实,着眼文化旨趣,行文朴实生动,对于地方文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具有一定的文献和参考价值。
目录
作者简介
李宝龙(1941-2021),男,江苏泰兴人,1964年扬州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先后在泰兴县长生中学、县文教局、江苏省泰兴师范学校、县委宣传部、县人民政府、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单位工作。2001年退休后以书法和写作自娱,斋号言实。曾在南京市各类书法展赛中多次入展和获奖,为秦淮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发表多篇调研报告并参编《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和社会调查(泰兴卷)》。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随园食单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