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宗教与中国近代乡村社会

包邮基督宗教与中国近代乡村社会

1星价 ¥63.3 (7.1折)
2星价¥63.3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352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7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522735214 ; 978-7-5227-3521-4

内容简介

有关基督宗教与西学东渐等文化传播,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宗教与社会经济和生活之间、宗教与农业技术引进更新以及引发更广泛的乡村改造和建设方面,研究欠缺。 本书关注近代基督宗教的传入所引起的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和近代转型的种种现象和历程。内容包括乡村传教理念和借助农业技术的传教方法,全国性乡村调查以促进乡村社会的改造和实践,近代中国农业科学的创建,中外学人在乡村经济社会问题上的认识分析,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后的困难解决和思考,宗教信仰导致的人口流动迁移及生存延续,以及因宗教信仰而形成聚集的村落社会,这些内容为中国乡村社会的近代转型提供了一些以往研究欠缺的不同面相和事实。

目录

**章 社会福音与美国学生志愿海外运动 一 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 二 社会福音概论 三 美国对中国认识的学科化 第二章 基督教会与中国**个全国性社会调查 一 中国*早讲授社会学的人物和时间 二 社会调查相关信息 三 调查内容 第三章 调查与分析:基督宗教的近代乡村分布 一 绝大多数省:基督教分布广 二 集中几省:天主教分布不均 三 仅少数省:东正教数量少 四 农村人口对于基督宗教在华传教 第四章 解决乡村经济:中外学人的路径差异与思想根源 一 民国农村经济调查的集大成:卜凯与陈翰笙 二 差异根源的产生:调查背景的比较研究 三 意识形态主导下评价系统的差异结果 第五章 面向社会:燕京大学的乡村调查和改造 一 英文社会调查:*早的社会生活史 二 信仰社会调查:留美学派的旨趣 三 以改造为目的的社会调查:以清河、定县、汶上为例 四 认识和改造:社会调查的意义 五 余论 第六章 技术改进:金陵大学农学院与农业现代化 一 世界农业传教运动的兴起 二 农业教育现代化:金陵大学农林科的创建和发展 三 农业交流现代化:中美农学家合作交流 四 农业技术现代化:美国农业学的中国本土化 五 余论 第七章 到乡村去:现代知识传播与乡村建设运动 一 基督教视野中的乡村建设和实践 二 文字下乡:“田家”的新天与新地 三 政见虽差异、乡建却唯一 四 坚持是硬道理 第八 章 政教叠合:新生活运动与乡村建设 一 教会:跻身政坛的切人口 二 黎川实验区的选择考量 三 异常和寻常:黎川实验区的初始与终结 四 宗教与政治的叠合互利 第九章 田野调查与美国汉学研究 一 中国现代社会学奠基人 二 田野调查视野下的传统行会 三 美国汉学研究专业化转型 第十章 解放妇女:由乡入城潮流中的女工夜校 一 女青年会劳工事业的初成和转变 二 女工夜校的艰难历程 三 余论 第十一章 信仰聚居:山西清徐六合村 一 天主教传人山西太原 二 晚清民国年间的六合村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晓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基督宗教史、近代社会史、中西交流史。出版专著《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域外资源与晚清语言运动:以圣经中译本为中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译著4种,史料整理和工具书5种。在《近代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经济学动态》、《清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