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807581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108075819 ; 978-7-108-07581-9
本书特色
“如果没有他(钱老师)的那句'认识你脚下的土地',…… 也就不会有今天这篇博士论文”——我的心为之一动: 这不正是我和超宇之间思想、学术的相通之处吗? 真正触动我们心灵的,就是这“脚下的土地”, “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地理、自然, 以及耕耘其上的父老乡亲”啊! 我因此把贵州当作自己的与北大具有同样的意义 和价值的“精神基地”, 把对贵州文化、历史的研究作为自己的学术“根基”。 而超宇不也因此在博士毕业以后回到老家山西, 他的这篇论文的真正用意, 是在借此认识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 认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 历史、文化、文学啊! ——钱理群 本书富于创见地聚焦于“组织”这一范畴, 既有鲜明的文学性,也融汇了社会史与政治史, 揭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文艺与政党政治、 大众生活之间相互生产和促进的历史关联性, 表现出深入历史的语境的努力, 深化了对相关历史时期文艺实践的认知。 ——吴晓东
内容简介
“组织”作为一个古老的词汇在近现代中国被赋予新的意涵,在政党政治、社会革命、经济建设等重大议题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1943年,毛泽东在劳动英雄大会上发表的《组织起来》讲话,为农业生产领域的组织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并预示着合作化运动的展开。在1940—19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劳动英雄转化为“组织者”,经由“典型示范”“思想教育”和“动员结构”将群众组织到互助组或合作社中来,并带领群众完成集体生产与集体分配等任务。在这一运动中,文艺生产发挥自身的优势,参与到对群众的组织和动员工作中来,并书写和再现了“组织起来”的完整过程,而农业合作化运动也反过来推动着文艺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群众文艺创作和文娱活动的繁荣。合作化运动在文艺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本书写作的主要线索,书稿既有鲜明的文学性,也融汇了社会史与政治史,揭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文艺与政党政治、大众生活之间相互生产和促进的历史关联性,深化了对相关历史时期文艺实践的认知。
目录
相关资料
专家推荐: “如果没有他(钱老师)的那句‘认识你脚下的土地’,…… 也就不会有今天这篇博士论文”——我的心为之一动: 这不正是我和超宇之间思想、学术的相通之处吗? 真正触动我们心灵的,就是这“脚下的土地”, “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地理、自然, 以及耕耘其上的父老乡亲”啊! 我因此把贵州当作自己的与北大具有同样的意义 和价值的“精神基地”, 把对贵州文化、历史的研究作为自己的学术“根基”。 而超宇不也因此在博士毕业以后回到老家山西, 他的这篇论文的真正用意, 是在借此认识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 认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 历史、文化、文学啊! —— 钱理群 本书富于创见地聚焦于“组织”这一范畴, 既有鲜明的文学性,也融汇了社会史与政治史, 揭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文艺与政党政治、 大众生活之间相互生产和促进的历史关联性, 表现出深入历史的语境的努力, 深化了对相关历史时期文艺实践的认知。 —— 吴晓东
作者简介
李超宇,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思想与文化等,在《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现代中文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11.5¥25.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茶,汤和好天气
¥12.9¥28.0 -
随园食单
¥7.9¥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4.8¥29.0 -
当你老了
¥16.3¥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经典·东坡·词
¥31.3¥68.0 -
到山中去
¥13.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