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67207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92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101167207 ; 978-7-101-16720-7
本书特色
☆ 著名长江学者桑兵教授重磅新作。 ☆ 从持久战这一枢纽性、全局性问题出发,重写抗战大历史。 ☆ 梳理持久战的理论源头,深度解读《论持久战》为何要写、对谁而写。 ☆ 厘清国共双方持久战战略方针的差异,阐释持久战如何战、如何到“底”、要多久等重大问题。
内容简介
桑兵,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近代现史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学术视野广阔。现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本书收集作者在中国近现代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性的专题研究15篇,按各自涉及的范围、领域,编辑而成。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法论、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学术史、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等多个学术领域。
目录
绪论 大处着眼:《论持久战》与抗战研究的进路**章 持久战思想的发生衍化**节 “持久战”的缘起第二节 德国持久战军事理论的输入及影响第三节 淞沪抗战与对日持久战的提出第四节 中共的抗日持久战战略及其渊源第二章 全面抗战初期各方的持久战主张**节 卢沟桥事变后持久战呼声高涨第二节 两种持久战取向第三节 中共抗日持久战战略方针的确定第三章 《论持久战》的言说对象**节 问题的提出第二节 因缘红军战法的全面抗战军事战略第三节 全面抗战初期的经验教训绪论 大处着眼:《论持久战》与抗战研究的进路
**章 持久战思想的发生衍化
**节 “持久战”的缘起
第二节 德国持久战军事理论的输入及影响
第三节 淞沪抗战与对日持久战的提出
第四节 中共的抗日持久战战略及其渊源
第二章 全面抗战初期各方的持久战主张
**节 卢沟桥事变后持久战呼声高涨
第二节 两种持久战取向
第三节 中共抗日持久战战略方针的确定
第三章 《论持久战》的言说对象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因缘红军战法的全面抗战军事战略
第三节 全面抗战初期的经验教训
第四节 《论持久战》的概括总结
第五节 改变全国抗战战法的努力
第四章 国共抗战的战略异同与政治纠葛
——《论持久战》的阐释
**节 《论持久战》与全面抗战总战略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
第三节 敌后游击战的展开
第四节 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归属
第五章 鼓与呼:《论持久战》的舆论攻势
**节 鼓动
第二节 呼应
第三节 补充
第六章 《论持久战》的各方反响
**节 从《论持久战》到“*高领袖”
第二节 国共表里
第三节 持久战与经济力
第四节 并非尾声
第七章 抗战到底的“底”
**节 国共的底线
第二节 以战致和与*后胜利
第三节 追究甲午失地
第四节 不打到东京与彻底战胜日本
第八章 持久战要多久——国共高层的预判
**节 战前及初期预估
第二节 相持阶段中共的研判
第三节 国民党抗战阶段的划分
第四节 突然来临的胜利
第九章 持久战要多久——社会各界的呼吁与期盼
**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
第二节 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三节 不信苍生信鬼神
第四节 *后胜利与胜利之后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桑兵,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出版《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等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安史之乱
¥24.1¥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9.0¥25.0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10.3¥25.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7¥39.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万历十五年
¥1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