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94716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16页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68947169 ; 978-7-5689-4716-9
内容简介
本书稿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为出发点,系统总结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人才培养的做法与成果,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教学实践当中。主要内容是:**章 国学经典涵养人文底蕴 、第二章 课程指向培育理想人格、第三章 文化传播追寻大同梦想、第四章 双创平台锻造实践能力、专题: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特色实践。立足单位特点强化品牌建设,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主题,将“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与“立德树人(即育人)”紧密衔接,在将“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如何转换为“育人”路径上做足文章,真正体现 “以文化人”的实践成效。本册图书是图文并茂的通俗理论读物,争取上能“顶天”(文化理论)又能“立地”(育人实践),力争代表新时期四川外国语大学乃至重庆高校、甚至中国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水平。
目录
**章 国学经典涵养人文底蕴
一、国学育人的必要与可能
二、国学育人的创新与探索
三、国学育人的实践与成效
第二章 课程指向培育理想人格
一、 课堂以“文化育人”为向导
二、第二课堂以“文化传承”为旨归
三、新文科背景下文化创新与学科发展
第三章 文化传播追寻大同梦想
一、以“文明互鉴”为
二、以“文化感悟”为依托
三、以“文化认同”为旨归
第四章 双创平台锻造实践能力
一、 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
二、 传统文化+双创教育的成果
三、 传统文化+双创教育的影响
第五章 利用中国特色地名文化育人的实践
一、地名是我们的根和魂之所系
二、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三、地名所见社会结构
四、地名所见城门文化
五、地名与生肖文化
六、地名文化科普活动
第六章 利用中国特色的非遗传承育人的实践
一、非遗育人:以金钱板为例
二、课程建设初显成效
三、平台建设基础扎实
四、传承队伍初具规模
五、大众传播精彩纷呈
六、对外交流影响深远
七、非遗文化育人多重路径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社会主义及其文化
¥15.4¥38.5 -
经典常谈
¥7.6¥14.8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中国古代官制
¥11.3¥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经典常谈
¥13.7¥39.8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国学入门
¥15.4¥48.0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3.5¥30.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年轻人的国文课(八品)
¥28.3¥59.0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9.9¥24.0 -
寻味中国
¥15.1¥38.0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