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3754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3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22737546 ; 978-7-5227-3754-6
内容简介
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论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处于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现代主义文论阶段。它诞生在传统文学作品观走向没落的转折期、实证主义思想的泛滥期和新人文主义思潮的衰落期。韦勒克作品存在论在形成过程中深受现象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并巧妙借用、融合和发展了两种思潮中的关键概念,应用到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分析中,形成了以“经验的客体”“决定性的结构”“八层次作品结构”和“透视主义”等重要概念为核心的文学作品存在论,不同于其他作品中心主义文论仅仅关注作品本身,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论是主客观统一的整体论。它回答了真正的文学作品建立在声音结构的基础上,存在于集体的意识形态之中,只有通过个人的心理经验才能理解。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论中的重要观点为西方文论的发展和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目录
绪论
**章 文学作品存在论的理论现场
**节 西方文艺理论的现场
第二节 西方文艺批评的现场
第二章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节 反驳传统的文学作品存在观
第二节 文学作品是一个“经验的客体”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决定性的结构”
第三章 文学作品存在的层面
节 传统的文学作品层面理论
第二节 英加登文学作品层次论
第三节 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层面论
第四章 文学作品的具体化与审美价值
节 文学作品的具体化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独立性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
第五章 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论与马克思、恩格斯文学作品存在观的比较
节 文学作品本质观的比较
第二节 文学作品历史观的比较
第三节 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论与马克思、恩格斯文学作品观不同的原因
第六章 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论的影响及评价
节 对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 对西方文学批评的影响
第三节 对创作实践的启示意义
第四节 评价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雪,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文学博士。2022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艺学专业。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学基础理论。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9¥5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8.2¥4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9.3¥32.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她们
¥21.1¥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20.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8.4¥25.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茶,汤和好天气
¥10.5¥28.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1.4¥29.8 -
瓦尔登湖
¥14.9¥39.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1.1¥39.0 -
到山中去
¥11.3¥30.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8.9¥45.0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1.2¥30.0 -
门
¥18.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