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7926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74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19792633 ; 978-7-5197-9263-3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环境法的基本概念、特征、体系、基本原则、基本制度、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物质循环管理法、环境责任和国际环境法等内容,是一本内容全面、资料新颖的环境法教材。本书第二版在内容上更突出思政性、及时性、实用性和启发性:注重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指引,力求准确阐释有关环境政策和精神;注重以2014年《环境保护法》修订后形成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基础,及时、精准地更新相关立法规定,并补充*新的研究成果;注重法条阐释与案例适用,以新出台或者新修订的法条为基础,更新案例及评析,专设案例目录;每章设置思政与知识要点、制度梳理、典型案例评析、思考问题等,增强启发性。本书既适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课堂教学,也可成为实务工作者及社会读者的有效参考。

目录

目录**章 绪论 **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法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环境法的体系第二章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节 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保护优先原则 第三节 预防原则 第四节 公众参与原则 第五节 损害者担责原则 第六节 协同合作原则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节 生态环境规划制度 第二节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第三节 生态环境标准制度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五节 许可证制度 第六节 生态环境监测制度 第七节 生态环境保护税费制度 第八节 生态环境修复制度 第九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 第十节 政府环境责任制度第四章 环境管理和环境行政执法 **节 环境管理 第二节 环境行政执法第五章 污染防治法 **节 污染防治法概述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三节 水污染防治法 第四节 土壤污染防治法 第五节 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六节 海洋污染防治法 第七节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 第八节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章 自然保护法 **节 自然保护法概述 第二节 生态保护法 第三节 自然资源保护法第七章 物质循环管理法 **节 物质循环管理法概述 第二节 循环经济促进法 第三节 清洁生产促进法 第四节 节约能源法 第五节 可再生能源法第八章 环境责任 **节 环境行政责任 第二节 环境刑事责任 第三节 生态环境侵权责任 第四节 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第九章 国际环境法 **节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的新兴原则 第三节 国际环境法的主要领域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第五节 多边环境条约与中国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罗丽,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生态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代表性著作有《中日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民法学》(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新订物权法 我妻荣民法讲义Ⅱ》(译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共同侵权行为法论》(译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代表性论文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问题与解决对策》(载《中国法学》2017年第3期)、《论我国环境法法典化中的若干问题》(载《清华法学》2023年第4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关系实证研究》(载《法律适用》2020年第4期)等。 胡静,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代表性著作有《环境法的正当性与制度选择》(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流域跨界污染纠纷调处机制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代表性论文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停止侵害责任适用研究》(载《中国法学》2024年第1期)、《比较法视野下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行政主导实质及其启示》(载《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3期)、《环境权的规范效力:可诉性和具体化》(载《中国法学》2017年第5期)等。 邓海峰,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法律谈判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法协会(ILA)绿色投资与可持续贸易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立法工作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成都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首都法律专家库入选专家。研究方向:环境法、自然资源法、能源法。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