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的焦虑:中国现代美术的12个观察

包邮图像的焦虑:中国现代美术的12个观察

1星价 ¥89.6 (7.0折)
2星价¥89.6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571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6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301357156 ; 978-7-301-35715-6

本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吴雪杉长期致力于中国美术史与视觉文化研究,关注新的观念、媒介和艺术方式,注重艺术领域中从醒目的现象到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和视觉表征的过程,书中选取了中国现代美术的12个经典案例,这些经典图像的诞生及其传播过程,书写历史、与时代对话,串联起一部具有家国情怀的视觉文化发展史,镌刻着独特的价值观与文化理念。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美术以图像的方式传播并发生效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参与到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方方面面。本书从图像史与文化史视角出发,通过对12组图像的细致观察,从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外音、徐悲鸿《会师东京》塑造的国家形象、廖冰兄《筑起我们钢铁的长城!》中的国家理想,到黄新波与1930年代的义勇军图像、胡一川对革命工人的视觉建构,勾勒出一幅充满家国情怀的20世纪中国视觉文化图景。

目录

前言 / 1 图像的焦虑 / 1 一 到“前线”去 : 胡一川对革命工人的视觉建构 / 3 二 黄新波与 1930 年代的义勇军图像 / 31 三 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笔下的画外音 / 53 想象民族国家 / 85 四 会师东京:国家象征与徐悲鸿的抗战图像 / 87 五 “钢铁长城”:廖冰兄 1938 年漫画中的国家理想 / 118 六 边城废墟:风景中的民族寓言 / 144 与时代对话 / 179 七 体制内外:叶浅予中国画的“新”与“旧” / 181 八 “新”开发的公路:1950 年代的公路图像及其话语空间 / 208 九 装饰画:张仃与中国 1960 年代的“现代主义” / 237 书写历史 / 257 十 “五四”摄影:图像的附会、挪用与真实性问题 / 261 十一 南京解放:历史、图像与媒介 / 287 十二 重写“黄河” / 309 后记 / 33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雪杉,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2003—2015年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领域为中国美术史与视觉文化研究,著有《吴雪杉中国美术史研究文集》(2009年)、《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2018年)、《大河颂:中国现代美术中的黄河》(2023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