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24738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18页
- 出版时间:2024-07-01
- 条形码:9787567247383 ; 978-7-5672-4738-3
内容简介
这里呈现的是近年来作者对网络亚文化领域所做的思考。 作为专题性的研究,本书试图通过对网络亚文化的几个关键问题的阐释来让读者了解网络亚文化的谱系、风格、特性。
目录
**讲 网络亚文化研究的前世今生
**节 芝加哥学派与城市民族志研究
第二节 伯明翰学派与青年亚文化研究
第三节 后亚文化研究
第四节 网络亚文化研究
第二讲 网络亚文化的本体阐释
节 亚文化本体溯源
第二节 网络亚文化的本体特征
第三节 网络亚文化的类型
第四节 网络亚文化的交往行动属性
第五节 媒介技术与网络亚文化的生成
第六节 流动的现代性与游戏本体的亚文化
第三讲 社会心态与网络亚文化的表现
节 “佛系文化”的三个维度
第二节 “凡尔赛文学”:青年对社会焦虑的另类表征
第三节 “凡尔赛文学”:青年对社会焦虑的象征性抵抗
第四讲 网络亚文化的圈层现象
节 后亚文化“新部落”理论视野中的网络群体
第二节 作为“新部落”的网络亚文化圈层
第三节 网络亚文化圈层的“新部落”功能
第五讲 情感扮演、经济转化与隐性剥削:数字时代的情感劳动
节 数字时代的情感劳动
第二节 视频类社交平台的资本转化机制
第三节 UP主的情感适应与情感扮演
第四节 UP主情感的经济转化与回馈
第五节 情感劳动商业化中的隐性剥削
第六讲 数字传播时代网络亚文化的区隔与分层
节 趣味、圈层与区隔:数字传播技术下的文化实践
第二节 数字传播:文化分层的“自动生产”
第三节 算法系统与层级文化的权力不均
第四节 对数字传播中文化区隔与分层的风险反思
第七讲 网络亚文化的“趣味”及其价值意义
节 作为“趣味文化”的网络亚文化
第二节 区隔、习性与亚文化趣味特征
第三节 新型文化资本与网络亚文化趣味的价值
第四节 交往行动的文化实践与网络亚文化趣味的生成
第八讲 技术作为网络亚文化的新型文化资本
节 技术崇拜与新型文化资本生成
第二节 技术作为文化资本的结构性诱因
第三节 技术附魅:新型文化资本的隐性危机
第四节 新型文化资本作为一种现代性涂层的认知与危机化解
第九讲 新型亚文化形态:数字藏品及其交往实践意义
节 作为亚文化资本的NFT数字藏品
第二节 数字藏品消费的亚文化特征
第三节 数字藏品亚文化的生产与消费逻辑
第四节 数字藏品亚文化传播机制对文化生产的启示
第五节 亚文化资本:NFT数字藏品的圈层交往实践
第六节 连接弱关系与自由行动:NFT数字藏品的交往实践意义
第十讲 身份展演与符号消费:作为文化实践的“打卡”
节 打卡现象的兴起与文化表征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偏见
¥17.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7¥36.8 -
自卑与超越
¥16.7¥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3.5¥5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1¥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4.4¥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理解人性
¥15.6¥39.8 -
精神分析的新方法
¥14.5¥39.8 -
文言浅说
¥8.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