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语言学新发展研究

包邮神经语言学新发展研究

1星价 ¥108.0 (7.3折)
2星价¥108.0 定价¥1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666516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302666516 ; 978-7-302-66651-6

本书特色

1. 历史与现实兼顾
本书将观察的起点放在21世纪初,将关注的重点集中于近十年间的相关研究,力图按照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全面梳理自本世纪初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2. 框架清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本书首次从临床神经语言学、实验神经语言学和应用神经语言学三个维度对神经语言学的学科进行了划分,并以此为基本框架,围绕相关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全面总结有关的研究成果,探究基本的共识和存在的争议,并讨论今后的发展方向。

3. 深入浅出,理论性与通俗性兼具,可读性强
本书力求通过清晰、简洁且具象的语言,准确、完整地阐述神经语言学专业抽象的术语和理论,从而助力读者全面把握神经语言学的*新发展动态,系统深入地理解语言与人脑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内容简介

"《神经语言学新发展研究》围绕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使用的神经基础、语言学习与双语的神经机制、失语症以及其他类型的语言障碍、语言进化与基因研究、神经语言学理论的应用等主题,对21世纪以来的临床神经语言学、实验神经语言学和应用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总结了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发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其目的在于帮助读者了解神经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并把握研究的方向,进而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从事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语言康复治疗师以及其他对语言和脑之间关系感兴趣的读者。 "

前言

承蒙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上海时代教育出版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信任,由我们承担了《神经语言学新发展研究》一书的写作任务。在写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多方的共同支持之下,本书的写作已初步完成,在此有必要把我们的一些基本想法和全书的安排做一个整体的交代,以帮助读者阅读全书的内容。
写作本书所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定义“新发展”。神经语言学研究语言和人脑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由|于语言本身和人脑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又加之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局限性,学界对于其中的许多问题尚未达成定论。在由Stemmer和Whitaker主编的Handbook of Neurolinguistics一书中,由Gainotti所撰写的关于失语症患者名词和动词的范畴特异类损伤的一章使用了“A veryiold and very new problem”这一副标题,其实这一描述基本适合于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问题,许多在历史上提出的经典问题在今天仍然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要想完全把神经语言学的新发展与原来的研究完全区分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本书中所采用的做法基本上以时间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按照临床神经语言学、实验神经语言学和应用神经语言学的学科框架,把观察的起始点放在21世纪初,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近十年左右相关的研究上。我们力图按照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全面梳理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相关领域研究的成果。当然,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新的发展,同时也为了体现相关领域研究的延续性,我们也会在必要的场合介绍一些在此之前的相关研究。

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 神经语言学的分支1
1.2 神经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问题4
1.3 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历史综述11|
1.4 中国的神经语言学研究17

第2章 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21
2.1 传统研究方法的回顾21
2.2 脑电图25
2.2.1 基础知识25
2.2.2 应用研究新进展29
2.3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40
2.3.1 基础知识40
2.3.2 应用研究新进展43
2.4 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56
2.4.1 经颅磁刺激56
2.4.2 经颅直流电刺激61
2.5 小结62

第3章 语言使用的神经机制65
3.1 大脑中的语言网络65
3.2 言语感知70
神经语言学 新发展研究
3.2.1 语音信号的加工71
3.2.2 音位的加工73
3.2.3 运动系统与言语感知76
3.3 大脑词库78
3.3.1 大脑词库的位置78
3.3.2 语义概念网络79
3.3.3 概念表征的符号性与具身性82
3.3.4 词汇的识别84
3.3.5 复合词的识别86
3.4 句法的加工88
3.4.1 句法加工的神经网络89
3.4.2 结构依赖关系的神经基础91
3.4.3 句法移位的神经基础92
3.5 语篇的加工94
3.5.1 语篇的衔接94
3.5.2 语篇的连贯97
3.5.3 语篇的表征98
3.6 语用的加工101
3.6.1 言语行为加工的神经网络101
3.6.2 语用加工的时间103
3.6.3 创造性语言105
3.7 小结109

第4章 语言学习与双语的神经机制113
4.1 人类学习的神经基础113
4.1.1 神经可塑性113
4.1.2 神经可塑性与人类的学习115
4.1.3 从神经可塑性看语言学习117
4.2 母语神经网络的生长119
4.2.1 初始状态120
4.2.2 沉默阶段121
4.2.3 产出语言124
4.3 二语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128
4.3.1 注意与二语学习129
4.3.2 工作记忆与二语学习135
4.3.3 长期记忆与二语学习141
4.4 双语的神经机制153
4.4.1 双语的神经基础153
4.4.2 双语的控制机制160
4.4.3 双语对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164
4.5 小结167

第5章 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171
5.1 失语症的分类172
5.1.1 非流利型失语症173
5.1.2 流利型失语症175
5.2 语音障碍177
5.3 词汇语义障碍180
5.4 语法障碍186
5.5 手势等多模态障碍190
5.6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192
5.7 小结196

第6章 其他类型的语言障碍199
6.1 儿童发展性语言障碍199
神经语言学 新发展研究
6.1.1 致因及影响199
6.1.2 语言障碍及神经病理201
6.2 阿尔茨海默病204
6.2.1 定义及患病率204
6.2.2 病因206
6.2.3 阶段性症状208
6.2.4 语言障碍209
6.3 路易体痴呆214
6.3.1 诊断及神经病理214
6.3.2 认知和语言障碍216
6.4 帕金森病痴呆218
6.4.1 症状、患病率及神经病理218
6.4.2 语言障碍220
6.5 老年语言退化220
6.5.1 概述222
6.5.2 老年人语言的变化及神经机制224
6.6 小结227

第7章 语言进化与语言的基因研究229
7.1 语言进化研究229
7.1.1 有关语言进化的假说230
7.1.2 人类大脑的进化特点232
7.1.3 人类和动物的比较研究235
7.1.4 镜像神经元与语言进化240
7.1.5 语言障碍与语言进化242
7.2 语言的基因研究244
7.2.1 与语言障碍相关的基因245
7.2.2 其他语言相关基因250
7.2.3 基因与语言进化254
7.3 小结257

第8章 神经语言学的应用研究261
8.1 语言教学与学习261
8.1.1 外语学习的认知神经基础261
8.1.2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外语教学方法266
8.1.3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外语学习方法270
8.2 语言障碍康复274
8.2.1 神经生物学视角下的语言功能康复研究274
8.2.2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语言功能康复研究277
8.2.3 神经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功能康复研究279
8.3 老龄化与语言282
8.3.1 老龄化过程中的大脑改变282
8.3.2 语言功能的神经补偿机制284
8.3.3 双语经验与认知衰退285
8.4 神经语言学视角下的口译研究290
8.4.1 语言障碍人群的翻译行为研究291
8.4.2 口译活动的神经基础292
8.4.3 译员的大脑变化294
8.4.4 方向性问题295
8.4.5 翻译单位问题298
8.4.6 神经语言学与口译教学及人才培养299
8.5 小结300
参考文献303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