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包邮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

1星价 ¥45.2 (7.0折)
2星价¥45.2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73456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5-06
  • 条形码:9787547734568 ; 978-7-5477-3456-8

内容简介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以“国体”之名,让包含殖民地在内的全日本帝国笼罩在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对战争、天皇、国家*狂热,进而深化其大亚细亚主义与玉碎思想。通过考察日本人的锁国性格与自卑感、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国家的强制力,以及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鹤见俊辅精辟地剖析日本如何从一个在明治时期走向富强,精神思想自由、开放的国家,转变为保守、狭隘,法西斯主义横行的侵略国。他进而解释日本知识分子对国家主义的挣扎、反省、抵抗为何会失败,又如何在受到压迫后屈服“转向”,成为军国主义的“共犯”,*终在国家发动战争时,宣传并正当化军国主义和超国家主义,致使日本走向玉碎之路。

目录

导读 异端之必要/许知远

一 向1931年至1945年的日本趋近

二 关于转向

三 锁国

四 关于国体

五 大亚细亚

六 非转向的形式

七 日本之中的朝鲜

八 以“非斯大林化”为目标

九 玉碎的思想

十 战争时期的日常生活

十一 原子弹的牺牲者

十二 战争的终结

十三 回顾

后记

注释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鹤见俊辅(1922—2015),日本思想家、文化评论家、社会运动者。曾任教于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同志社大学。与丸山真男、都留重人等人组成“思想的科学研究会”,其主导的刊物《思想的科学》,为战后日本*负盛名的思想杂志。强调“思想·良心de自由”,积极参与反对越战、推动慰安妇赔偿等运动。着有《战后日本大众文化史》《战争留下了什么》《漫画的战后思想》等。1994年因其对现代思想和大众文化论的贡献以及在野思想的确立,荣获“朝日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