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 建模、仿真与优化调度

包邮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 建模、仿真与优化调度

1星价 ¥83.9 (7.7折)
2星价¥83.9 定价¥10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76045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111760450 ; 978-7-111-76045-0

本书特色

1.电动汽车产业正迎来爆发期,大量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产业呈现勃勃生机。
2.关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建模、仿真与优化调度分析一直是过去十多年间产业界和科研界的研究热点。
3.本书作者是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开展了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本书是作者长期科研和实践工作的结晶。
4.本书围绕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充电设施对其发挥的支撑性、制约性作用来展开,对电动汽车单向充电设施的规划、仿真与优化调度进行介绍,适合该领域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充电设施对其发挥的支撑性、制约性作用,介绍了电动私家车、电动出租车等不同车型充电设施的规划/重规划建模与优化求解方法,基于系统动力学、多智能体方法的充电设施离散系统仿真建模方法,以及面向居民区、商业区等不同应用场景的多种有序充放电策略。*后,本书还对车网互动(V2G)技术方向进行了简要评述。

本书可供关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广大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前言第1章 绪论11.1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11.1.1 电动汽车发展简史21.1.2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31.1.3 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现状61.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现状91.2.1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体现状91.2.2 国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现状111.2.3 国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现状171.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问题研究现状201.3.1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201.3.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仿真建模211.3.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的优化模型与求解方法23前言第1章 绪论11.1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11.1.1 电动汽车发展简史21.1.2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31.1.3 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现状61.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现状91.2.1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体现状91.2.2 国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现状111.2.3 国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现状171.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问题研究现状201.3.1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201.3.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仿真建模211.3.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的优化模型与求解方法231.3.4 基于V2G架构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配电网协同优化231.3.5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指标设计24第1篇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模与优化第2章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模与求解方法概述282.1 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规划模型282.1.1 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经济型模型分析282.1.2 考虑充电距离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模型312.1.3 考虑服务能力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模型312.1.4 考虑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模型322.1.5 考虑碳排放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模型332.1.6 考虑电网安全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模型332.1.7 多目标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模型332.1.8 其他规划模型342.2 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规划模型的优化方法362.2.1 求解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的遗传算法362.2.2 求解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的粒子群优化算法372.2.3 求解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的多目标优化算法382.2.4 求解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的其他优化算法38第3章 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规划原则与考虑因素403.1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403.2 影响充电站布局的因素423.3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估算423.3.1 常用充电方式433.3.2 充换电设施433.4 电动汽车行驶特性分析473.5 电动汽车与充换电设施的模式匹配503.6 电动汽车充换电负荷模型503.6.1 估算模型假设503.6.2 充换电负荷频率及比例模型513.6.3 充换电负荷计算模型533.7 本章小结54第4章 基于SPEA-Ⅱ算法的多目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554.1 理想充电站规划模型的基本假设554.2 理想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多目标规划模型554.2.1 问题现状554.2.2 优化目标574.2.3 约束条件594.3 求解理想充电站规划模型的SPEA-Ⅱ算法604.3.1 SPEA-Ⅱ算法原理604.3.2 基本算法流程604.3.3 基于SPEA-Ⅱ算法的改进设计614.4 算例分析654.4.1 算例描述654.4.2 模型参数设定664.4.3 优化参数设定674.4.4 结果分析674.5 本章小结70第5章 基于SPEA-Ⅱ算法的多目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重规划715.1 研究现状715.2 基于现有充电设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重规划模型725.3 基于SPEA-Ⅱ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二次选址规划求解745.3.1 SPEA-Ⅱ算法流程745.3.2 算法性能评价745.4 算例分析745.4.1 算例描述745.4.2 算法参数设置765.4.3 结果分析775.5 本章小结78第6章 基于交通流模型的电动出租车充电设施规划796.1 居民出行分布预测806.2 出租车载客分布和载客目的地选择概率816.3 出租车空驶分布816.3.1 出租车空驶目的地选择概率816.3.2 出租车空驶分布826.4 小区载客率836.5 出租车运营模型846.5.1 模型假设846.5.2 具体步骤846.6 算例分析866.6.1 算例描述866.6.2 统计数据收集876.6.3 参数设定876.6.4 结果分析886.7 本章小结91第7章 基于经济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多级选址规划模型研究927.1 基于经济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多级选址规划模型927.1.1 研究现状927.1.2 模型假设937.1.3 多级选址规划模型937.2 求解基于经济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多级选址规划模型的遗传算法设计947.2.1 遗传算法简介947.2.2 遗传算法基本流程957.2.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957.3 算例分析967.3.1 算例描述967.3.2 求解与分析977.4 本章小结99第2篇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仿真建模第8章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离散系统仿真建模1028.1 仿真建模方法的优势1028.2 离散系统仿真建模概述1028.3 常用仿真软件1048.4 基于AnyLogic平台的仿真建模1048.5 其他仿真建模106第9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仿真建模1079.1 系统动力学模型1079.1.1 系统动力学概述1079.1.2 Bass模型简介1089.2 基于AnyLogic行人库的电动汽车仿真环境1099.2.1 行人交通流仿真建模1109.2.2 社会效应仿真建模1109.2.3 工厂与运输仿真建模1109.3 电动汽车运行仿真设计1119.3.1 路网层、障碍层分析与构建1119.3.2 行动模块铺设1129.3.3 充电站设计1139.3.4 路径规划1149.3.5 电动汽车设置1169.4 基于行人库模型的电动汽车运行仿真分析1169.4.1 仿真环境与参数设置1169.4.2 仿真结果分析1189.4.3 优化改进思路1219.5 本章小结121第10章 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公共区域快速充电设施运营仿真建模12210.1 城市公共区域电动汽车运行模式分析12210.1.1 城市公共区域电动汽车种类12210.1.2 基于AnyLogic软件的智能体仿真模型12310.2 基于多智能体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运营仿真模型12410.2.1 电动汽车快充模式简介12410.2.2 快速充电站运营系统仿真框架及各模块功能设计12410.2.3 电动汽车运行系统仿真模型12510.2.4 碳减排运行系统仿真模型12610.3 仿真案例12810.3.1 问题描述12910.3.2 参数设定12910.3.3 仿真结果分析13010.3.4 分析与讨论13710.4 本章小结137第3篇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优化调度第11章 基于TOPSIS方法的居民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14011.1 居民区电动汽车出行及充电规律分析14011.2 居民区慢充设施运营模型14211.2.1 慢充设施运行特点14211.2.2 模型功能设计14311.2.3 TOPSIS分析方法14311.3 电动汽车有序慢充管理策略14511.3.1 直接控制14511.3.2 间接控制14511.4 仿真案例14611.4.1 问题描述14611.4.2 实验方案设计14611.4.3 参数设定14711.4.4 仿真结果分析14711.5 本章小结150第12章 基于阶梯惩罚策略的商业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15112.1 研究现状15112.1.1 基于价格信号的需求响应研究15112.1.2 基于激励机制的需求响应研究15212.2 基于经济惩罚的商业区有序充电管理场景介绍15312.3 商业区停车场车流分布模型15412.3.1 商业区交通流模型15412.3.2 用户停车概率模型15612.4 商业区停车惩罚模型15812.4.1 商业区用户停车意愿15812.4.2 电动汽车分时段惩罚模型15812.5 商业区有序充电优化模型16012.5.1 优化模型16012.5.2 PSO算法16112.6 算例仿真结果对比分析16312.6.1 问题描述16312.6.2 参数设置16312.6.3 实验方案设计16512.6.4 仿真结果分析16612.7 本章小结169第13章 考虑用户多样性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优化策略17113.1 引言17113.2 各类型电动汽车负荷需求模型17113.2.1 起始充电时刻17113.2.2 日行驶里程17313.2.3 电池特性与充电时长模型17313.2.4 电动汽车充电意愿模型17413.2.5 各车型协同充电负荷计算17513.3 电动汽车充电站收益模型17613.3.1 集中式充电优化目标函数17613.3.2 约束条件17713.3.3 分散式充电优化目标函数17913.4 充电站收益模型算法流程18013.4.1 基于PSO的集中式控制策略18013.4.2 基于拉格朗日松弛法的分散式控制策略18213.5 算例分析18213.5.1 问题描述18213.5.2 模型参数设定18313.5.3 算法参数设定18413.5.4 实验设计18413.5.5 实验结果分析18413.6 本章小结189第14章 含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可调节鲁棒优化控制19014.1 研究现状19014.2 鲁棒优化理论概述19114.2.1 *优化问题分类19114.2.2 鲁棒优化模型19214.2.3 可调节鲁棒优化模型19414.2.4 鲁棒对等式的转化19614.3 基于鲁棒优化的风电微网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19914.3.1 引言19914.3.2 电动汽车与风电不确定性建模20014.3.3 微网调度问题描述20314.3.4 鲁棒优化模型20614.3.5 鲁棒对等式与可调节鲁棒优化20614.3.6 算例仿真20814.3.7 本节小结21214.4 基于鲁棒优化的光伏微网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21314.4.1 光伏微网系统模型21414.4.2 光伏微网双层调度系统模型21614.4.3 算例分析22214.4.4 本节小结227第15章 V2G研究进展与展望22815.1 V2G对电网侧影响分析22815.1.1 V2G对电网调度的影响22815.1.2 V2G对电能质量的影响22915.1.3 V2G对电网稳定性研究23015.1.4 V2G对配电网经济成本研究23015.1.5 V2G对电网频率调节研究23015.2 V2G对用户侧影响分析23115.2.1 V2G对用户需求响应研究23115.2.2 V2G模式下用户经济性研究23115.3 V2G对储能系统影响分析23215.3.1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动汽车与储能系统研究23215.3.2 基于V2G模式的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研究23215.4 V2G对环境影响分析233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234参考文献 236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师瑞峰,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IEEE、CCF、CESS高级会员,中国公路学会交能融合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WTC交通能源融合交叉学部委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离散系统仿真专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轨道交通装备基础技术科技创新规划”专家组成员;担任《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GEITS》《交通信息与安全》等期刊交通能源融合特刊编辑与组稿专家。主持承担了10余项交通能源融合、电动汽车车网互动方向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发表学术期刊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译著1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