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4287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88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522742878 ; 978-7-5227-4287-8

内容简介

林甘泉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史学名家,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今古代史研究所)工作,他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政治文化史、史学理论和先秦秦汉史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是当代中国史学诸多重要活动和规划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亲历者,为当代中国史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10月25日,“求真务实——林甘泉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深切缅怀林甘泉先生的生前事迹,全面总结林甘泉先生的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并对他的学术成就和他在推动历史学科发展与建设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予以高度评价。本书在此次会议文章基础上,增补其他回忆文章和学术论文而形成,以示对林先生的缅怀。

目录

一 学术论文 林甘泉先生的史学成就及其成因探析 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学术追求——林甘泉先生治史的基本特点 林甘泉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林甘泉先生关于阶级分析与历史主义关系的思想 林甘泉先生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学术品格与理论 特色 林甘泉先生的学术与思想 谈林甘泉先生的学问对编辑工作的启示 21世纪以来的宋史研究现状 秦汉田租征收方式的演变 崇尚自然:乌桓鲜卑婚姻观念探源 循旧布新——略论荀子群学的二重性 中国简帛学研究体系构建新论一 学术论文 林甘泉先生的史学成就及其成因探析 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学术追求——林甘泉先生治史的基本特点 林甘泉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林甘泉先生关于阶级分析与历史主义关系的思想 林甘泉先生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学术品格与理论 特色 林甘泉先生的学术与思想 谈林甘泉先生的学问对编辑工作的启示 21世纪以来的宋史研究现状 秦汉田租征收方式的演变 崇尚自然:乌桓鲜卑婚姻观念探源 循旧布新——略论荀子群学的二重性 中国简帛学研究体系构建新论 中华点校本《晋书》勘误举隅 明代商人土地经营与雇佣生产刍议 “欲为《论》”与“欲不为《论》”考辨 40年来《三才图会》研究述评 二 回忆文章 深切怀念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林甘泉同志 我和林甘泉先生的学术友谊 追忆林甘泉同志 忆甘泉 怀念甘泉同志 林甘泉先生的学术成就与治学风范(提纲) 关注历史学理论建设的史学家——为纪念林甘泉先生逝世周年而作 鹭水风涛夜北望思故人——忆林甘泉先生 为学严于律己,修身宽以待人——我所理解的林甘泉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品格 与甘泉先生三十五年的学术交往 林甘泉先生与郭沫若研究 大德深恩:追思林甘泉老师 学界巨擘长者风范——回忆林甘泉先生 回忆林甘泉先生 怀念林甘泉先生 致林甘泉先生 主义致高洁,甘泉润后学——怀念恩师林甘泉先生 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践行者——忆林甘泉先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门问学琐记 我的老师林甘泉先生 回忆和林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门下忆往 怀念林甘泉先生倡导求真务实精神 回忆林先生 我和爷爷 三 访谈 让史学研究热络起来——访林甘泉研究员 著名历史学家林甘泉先生访谈录 历史的诉说——林甘泉研究员访谈录 附录 附录一 八十自述:我的历史和史学研究生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秦汉史研究室 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54年成立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组,组长贺昌群。1960年改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主任贺昌群。1978年单独设立战国秦汉史研究室,主任林甘泉。1991年再次合并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2014年调整为战国秦汉史研究室。2019年调整为秦汉史研究室。研究领域涵盖战国史、秦汉史、简帛学三个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挂靠该室。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秘书处设在该室。该室坚持关注重大学术问题和理论问题,借助相关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的系统整理,在经济史、政治制度史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又拓展了法制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等领域的研究,并积极参与古史分期、汉民族形成、东方专制主义、新儒学、“封建”名实等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