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州重点药用植物图鉴

包邮达州重点药用植物图鉴

1星价 ¥59.8 (6.1折)
2星价¥59.8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271266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9cm
  • 页数:176页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572712661 ; 978-7-5727-1266-1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新成果, 整理、参考四川省达州市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资料和达州市各区、县、市提供的中药资源名录等资料编著而成。该书共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一部中收载的重点药用植物224种。中药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 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前言

总 序四川省达州市,地处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历史源远 流长,有近5000年的考古史、2300余年的建制史,从商到秦汉就是巴人活动的中心 地带,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又称“巴人故里”。4亿年前泥盆纪海侵,隆起横亘的 大巴山,成为三世纪冰川南下的“物种避难所”,保留着较为完整和原始的自然生态 系统,栖息、孕育、分化了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素有“秦巴药库”之称。“秦巴无闲草,遍地皆灵药”。《本草经解要》和历代地方志均有记载药用资源, *新普查2103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0万亩①、品种89个,规模5000亩以上 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6个,乌梅、天麻、淫羊藿等大宗品种30多个。如达川的乌梅、白芷; 宣汉的黄连、淫羊藿、党参、厚朴;万源的天麻、杜仲、黄柏;渠县的白芍、百合; 大竹的百部;开江的银杏叶……建成乌梅、厚朴等39个现代中药科技产业、道地中 药材种植基地。“达川乌梅”被评为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万源成为国家中 药材可追溯系统试点县。20世纪50年代,达州收集整理民间中医药偏方验方多达5000个,汇聚了巴人 4000多年的智慧结晶。近代巴渠杏坛人才济济,中医内科伍佰伦、周道成、余丹成、 唐科香、覃义昌,儿科龙先明,骨科谭云成、龚益斋……至今有省市名中医61人、中 医药高层次人才480人,名方验方不胜枚举。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在全国率先单独设置政府组成部 门——达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 展和中医药强市建设,潜心挖掘本土中医药资源宝藏,组织编撰《达医达药济天下丛书》, 赋能传承创新,浓郁杏林春暖。①1亩≈666.7m²。如今丛书付梓,邀我写序,样书初读,感慨万千。既有陈福安老先生耄耋之年仍呕 心沥血亲自主笔《疑难杂病证治宝鉴》,也有陈铁柱等青年砥柱厚朴行医、心存远志编 撰《达州中药资源志要》《达州重点药用植物图鉴》,资源荟萃,经验宝鉴,达医达药, 薪火相传,是目前全面阐述达州中医药资源的一套专著,对于服务百姓健康、促进达州 中医药发展必有借鉴、传承和资政作用。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坚信《达医达药济天下丛书》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中, 一定会历久弥新、赓续辉煌!诚为记。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2023年6月28日于成都前 言地处秦巴山脉生态系统核心区的四川省达州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素有“动植 物基因库”和“秦巴药库”之称。201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作为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技术牵头单位, 组织四川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参与了达州市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普查组在野外调查中跋山涉 水、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经过艰苦的努力,取得了详细的物种照片、标本等资料,共采集标本 15000多份,鉴定人员主要有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舒光明研究员、周毅研究员、钟廷瑜副研究员、 周先建副研究员、王化东副教授等。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成果,达州市共有中药资源 2103种,其中药用植物1632种,有大宗品种30多个,达川乌梅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宣汉 黄连、党参、木香、厚朴等品种量大质优,万源“三木药材”、太白贝母(萼贝)、皮窝桔梗和 渠县白芍、白芷、百合等大宗药材品种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2022年12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受达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组织团队编写《达州重点药 用植物图鉴》等书。本书共记载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2020年版)的重点药用植 物224种,占全省重点药用植物的58.3%,首次全面介绍了重点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包括植物名、 药材名、植物照片、药材照片、生长环境、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产地、生境及药用价值等。本书 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既可方便查阅达州市各地的药用植物分布状况, 又可为实现中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广大中医药科研和管理人 员、中药开发技术人员、环境保护管理者及政府决策部门实为一本好的参考书和工具书。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GZY-KJS-2018-004)、2017年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7〕66号)、2018年 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8〕43号)、2019年医疗服务与保 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部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9〕 39号)等普查项目的支持,同时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舒 光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若有遗漏之处,希望广大中药资源工作者能够提供更详实的资料和信息, 以便我们再版之时修订完善。编者

目录

艾 1凹叶厚朴 1羧英 2白 花 前 胡 3白及 3白蜡树 4白 茅 5白 木 通 6白 屈 菜 6白 术 7白 薇 8半边莲 8半 夏 9半 枝 莲 10薄 荷 11柴 胡 12蓖 麻 12篇 蓄 13苍耳 14草珊瑚 15侧柏 15常山 16车前 17赤小豆 18川党参 18黄皮树 19川 楝 20川 芎 21川续断 21垂 盆 草 22垂序商陆 23刺 儿 菜 24对叶百部 25大豆 25大血藤 26丹 参 27淡竹叶 28党参 28灯笼草 29灯心草 30地肤 31吊石苣苔 31东方香蒲 32冬 葵 33独角莲 33杜 鹃 兰 34杜 仲 35多花黄精 36番红花 36翻白草 37防风 38风轮菜 38枫香树 39凤仙花 40佛手 41杠板归 42钩 藤 42枸杞 43构树 44瓜子金 45贯叶金丝桃 45光叶羧莫 46过 路 黄 47海金沙 48杭白芷 48合 欢 49何首乌 50红花龙胆 50红 蓼 51厚 朴 52胡桃 52槲 蕨 53虎 杖 54花 椒 55华钩藤 55华 细 辛 56华中五味子 56槐 57黄 独 58黄花蒿 58黄 连 59灰毡毛忍冬 60茴 香 60活 血 丹 61鸡冠花 62积雪草 63载菜 63蓟 64箭叶淫羊藿 65姜 黄 66金疮小草 67金 荞 麦 67金樱子 68裂叶荆芥 69韭菜 70桔 梗 70菊 71橘 72卷 丹 73苦 参 74苦 木 74栝 楼 75阔叶十大功劳 76辣 椒 77鳢肠 77连 翘 78莲 79楝 80凌霄 80龙芽草 81庐山石韦 82萝 卜 83马鞭草 84马齿苋 85马尾松 86麦 冬 86麦蓝菜 87毛叶地瓜儿苗 88茅苍术 89梅 90密蒙花 91牡 丹 92牡荆 92木鳖 93木芙蓉 94木香 95拟豪猪刺 96牛 蒡 97牛 膝 97女贞 98枇杷 99蒲公英 100普通鹿蹄草 101七叶一枝花 102漆树 103千里光 103青麸杨 104青荚叶 105青牛胆 106青箱 107苘麻 108忍 冬 108柔毛路边青 109柔毛淫羊藿 110三白草 111三叶木通 112桑 113莎草(香附子) 114山楂 115山 茱 萸 116商 陆 117芍 药 118射 干 118石 菖 蒲 119石 榴 120石 松 121石 韦 121柿 122薯 蓣 123双边栝楼 124酸 橙 125酸 浆 126碎米桠 127太白贝母 127天 冬 128天葵 129天麻 129天南星 130贴梗海棠 131通脱木 132光叶羧莫 133威灵仙 134乌头 135巫山淫羊藿 136吴 茱 萸 136武当玉兰 137豨 益 138喜马山旌节花(西域旌节花) 139细叶十大功劳(十大功劳) 140夏 枯 草 140仙 茅 142腺梗豨益 142小根蒜 143小木通 144杏 144绣球藤 145续随子 146玄 参 146鸭跖草 147盐肤木 148药用大黄 149野 葛 150野胡萝卜 151野菊 151野老鹳草 152异叶天南星 153益 母 草 153薏米 155阴行草 156茵陈蒿 157银 杏 158有柄石韦 159柚 160玉竹 161鸢 尾 161圆叶牵牛 162月季花 163枣 164皂荚 165东方泽泻 166樟 167栀 子 168蜘蛛香 169中国旌节花 169重齿毛当归 170紫花地丁 171紫 金 牛 172紫 其 173紫 苏 174棕榈 17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铁柱,研究员,就职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期致力于中药资源学等方面的工作,主持并完成厅(局)级及以上中医药研究项目8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排名均为**;授权专利15件,其中作为**发明人,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澳大利亚革新专利1件;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全国中药特色传承人培训项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训项目等 4 项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科技系统先进个人等7个荣誉称号;发表论文 50 余篇,**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JCR Q1区1篇、JCR Q2区2篇,JCR Q3区1篇,中医药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6篇;出版专著8本,制定标准5项。周先建,副研究员,就职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主要从事中药资源与保护、鉴定、育种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老中医药学专家学术经验工作继承人、四川省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技术专家。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局级项目1项。主研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8项。负责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获得四川省科技进部3等奖3项,排名第3、第4和第5。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著作6部,主编1部。制定标准5项,3项排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