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76934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3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111769347 ; 978-7-111-76934-7

本书特色

绿色双碳节能是我国的国策,叉车电动化是实现绿色双碳节能的一条途径。叉车是物流机械化系统中的重要设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市场对电动叉车的需求日趋高涨。本书针对电动叉车,结合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其总体构型及关键零部件特性,针对电动叉车的行走系统、重力势能电气式和液电复合式能量回收及电动重型叉车的关键技术等展开详细介绍,并对电动叉车的发展趋势从系统构型、关键零部件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书适合从事电动叉车及其他电动工程机械和能量回收等行业的设计、开发、使用与维护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还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用书。

内容简介

叉车是物流机械化系统中的重要设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市场对电动叉车的需求日趋高涨。本书针对电动叉车,结合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其总体构型及关键零部件特性,针对电动叉车的行走系统、重力势能电气式和液电复合式能量回收及电动重型叉车的关键技术等展开详细介绍,并对电动叉车的发展趋势从系统构型、关键零部件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书适合从事电动叉车及其他电动工程机械和能量回收等行业的设计、开发、使用与维护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还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用书。

目录

目录前言第1章叉车的相关概述11.1叉车电动化背景与意义11.2叉车的定义和分类21.2.1叉车的定义21.2.2叉车的分类31.3叉车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和基本组成51.3.1叉车的结构特点51.3.2叉车的主要性能参数61.3.3叉车的基本组成71.4叉车工作模式和工况分析101.4.1叉车标准工况分析101.4.2叉车特殊工况11目录前言第1章叉车的相关概述11.1叉车电动化背景与意义11.2叉车的定义和分类21.2.1叉车的定义21.2.2叉车的分类31.3叉车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和基本组成51.3.1叉车的结构特点51.3.2叉车的主要性能参数61.3.3叉车的基本组成71.4叉车工作模式和工况分析101.4.1叉车标准工况分析101.4.2叉车特殊工况111.5叉车的应用121.5.1叉车作业功能121.5.2叉车的作业要求121.6叉车的选型121.7叉车研究现状141.7.1叉车行业的发展历程141.7.2内燃叉车节能技术研究201.7.3混合动力叉车节能技术研究201.7.4电动叉车 201.7.5叉车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发展历程221.7.6叉车行走系统发展历程231.7.7叉车能量回收技术25第2章电动叉车总体构型及关键零部件特性 312.1电动叉车总体构型312.1.1集中式312.1.2分布式312.2储能单元322.2.1电量储能单元 322.2.2液压蓄能器362.2.3典型储能单元特性分析382.3叉车电机402.3.1电机的分类402.3.2叉车对电机的需求特性分析422.3.3典型电机介绍43第3章高压锂电电动叉车行走系统633.1电动叉车行走系统驱动系统分析633.1.1静液压传动系统分析633.1.2单驱动电机系统分析643.1.3多驱动电机系统分析643.2高压锂电电动叉车动力总成基本构型663.3高压锂电电动叉车动力总成控制673.3.1高压锂电电动叉车能量流分配673.3.2高压锂电电动叉车上下电流程研究673.43t电动叉车参数匹配693.4.1蓄电池选型研究703.4.2叉车变速器参数计算及选型研究723.4.3电机选型研究733.4.4其他部件选型研究783.5高压锂电电动叉车行走动力总成控制策略803.5.1电动叉车行走动力总成数学模型803.5.2高压锂电电动叉车行走控制策略研究833.6高压锂电电动叉车行走动力总成仿真研究933.6.1仿真模型搭建933.6.2仿真结果分析963.7试验平台搭建与试验研究983.7.1试验样机硬件搭建983.7.2试验数据采集平台1023.7.3高压锂电电动叉车能耗试验方法1033.7.4高压锂电电动叉车能耗试验结果分析1063.7.5高压锂电电动叉车热平衡试验114第4章电动叉车重力势能电气式回收系统1174.1电动叉车举升系统方案分析与设计1174.1.1势能回收工况分析1174.1.2现有电动叉车势能回收储能方式分析1184.1.3新型电动叉车势能回收方案设计1224.2举升系统数学模型分析1234.2.1调速原理介绍1234.2.2传统阀控节流调速数学模型分析1254.2.3变转速泵控容积调速数学模型分析1264.2.4压差闭环泵阀复合调速数学模型分析1274.3系统参数匹配1304.4三种调速方法对比分析研究1334.4.1传统阀控节流调速仿真模型搭建1334.4.2变转速泵控容积调速仿真模型搭建1354.4.3压差闭环泵阀复合调速仿真模型搭建1364.4.4对比分析1374.5压差闭环泵阀复合调速特性分析1414.5.1不同比例节流阀开度动态响应分析1414.5.2比例节流阀前后不同压差动态响应分析1424.6基于操控与节能平衡的变压差控制策略1454.6.1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1454.6.2仿真研究1484.7试验研究1554.7.1试验平台搭建1554.7.2不同调速方法对比试验1594.7.3基于操控与节能平衡的变压差泵阀复合调速控制策略试验研究163第5章电动叉车重力势能液电复合式回收系统1725.1举升系统液电复合式势能回收方案的设计1725.2控制策略研究1735.2.1控制策略方案对比1735.2.2基于SOP平衡的逻辑门限的回收控制策略1745.3仿真研究1785.3.1电气式阀控仿真模型搭建1785.3.2电气式泵控仿真模型搭建1795.3.3液电复合式泵控仿真模型搭建1815.3.4仿真结果对比1825.4试验研究1855.4.1试验平台搭建1855.4.2基于逻辑门限的控制策略试验研究185第6章电动重型叉车关键技术1946.1重型叉车概述1946.2重型叉车电动化系统构型1956.3电动重型叉车能量管理1966.3.1能量分配优先级定义1966.3.2能量分配策略1976.4重型叉车电动化能量回收2016.4.1重型叉车能量回收方案2016.4.2举升系统硬件参数匹配与选型2046.4.3双电机势能回收控制策略研究2106.4.4举升系统仿真研究2186.4.5举升系统下降运动仿真研究2256.4.6试验分析235第7章电动叉车发展趋势2537.1系统构型2537.1.1分布式全电动叉车2537.1.2氢燃料电池叉车2557.2关键零部件2567.2.1新型电机2567.2.2直线型液电能量转化单元EHA2567.2.3电液复合缸2637.2.4电动缸(EMA)2767.3控制2787.3.1能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2787.3.2自动换挡技术在叉车领域的应用 2787.3.3转向技术2797.3.4新型变转速电液控制280参考文献28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2011.7-至今, 华侨大学机电学院,林添良,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中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会委员,福建省流体传动与控制学会理事,福建省液压系统综合试验平台总负责人,华侨大学机电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系主任,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出版专著4本,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项,已经授权13项,主持了13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属于*早从事工程机械能量回收技术方面的研究,已经先后提出了多种能量回收方案,部分方案已经应用于各主机厂,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针对溢流损耗的能量回收方案,为降低工业液压的压差损耗提供借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