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954553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344页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569545531 ; 978-7-5695-4553-1
本书特色
本书分四个部分,“情怀篇”“人物篇”“风物篇”“事件篇”。“情怀篇”分述“战争诗中的士人襟抱”“战争诗中的灾难控诉”“战争诗中的乡愁”“战争诗中的哀悼”;“人物篇”分述战争诗中的“将帅”“士卒”“百姓”“女性”和“胡人”,“风物篇”分述战争诗中的“军阵沙场”“边塞风光”“名关要地”“兵器与军制”;“事件篇”诗说“楚汉之争”“安史之乱”“宋金对峙”“抗倭战争”“明清易代”“近代中外战争”。其中隐约贯穿着时间顺序,并把古代战争诗中的关键点提炼出来,加以阐述。从文学的角度说,所选诗歌要么出自名家、要么是为名作、要么有名句。作者以此勾画一条诗学、社会学的线索,进而呈现古代战争的整体风貌。不仅具有“证史”之用,又具有“补史”之功;从诗歌的视角解读战争,更可以体察细微人情。战争场景描写细腻具体,事件经过叙述详尽准确,人物情感体察真切入微是本书三大优点。 以《万众一心谁敢侮——近代中外战争》一篇为例,书中引述爱国诗人张维屏(1780—1859)的七言歌行《三元里》,详细记载了**次鸦片战争中三元里抗英的战斗经历,歌颂了广大人民的不屈意志和战斗精神。《三元里》整首诗如同实况直播。开篇即写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全诗赋法叙事,点面结合地状写三元里百姓和英夷搏斗的过程。大雨倾盆的适时相助,乡民的愈战愈勇和对敌人的穷追不舍,侵略者的丑态和被包围的狼狈不堪,都跃然纸上,唤醒了中国人民压抑许久的血性。
内容简介
全书通过500余首古典诗词作品和近30幅精美画作生动形象、全方位还原中国古代战争。本书从宏观角度,以诗词为切入点,通过梳理不同身份阶层对战争的态度、战争诗中呈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与战争相关的地理风物和典型意象等,解读诗词中战争叙事的意蕴,概览古代中国战争历史图景。书中配有大量彩色插图,诗画一体。
作者简介
刘炜评,本名刘卫平,陕西商州人。现为西北大学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等。 王彦龙,陕西商州人,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现为陕西人民出版社副编审。 王颖,笔名王扬灵,陕西商州人,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现供职于政府机关。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