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3177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522731773 ; 978-7-5227-3177-3
内容简介
本书在全面体认唐前诗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文学思想史以问题为中心和文学史以作家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抽绎出具有重要意义且互相关联的专题,逐一描述拟诗在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段独特的动态变化及其在递嬗渐进中多面向、多维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当时诗学观念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揭示拟诗的文学特征和实质,以及拟诗对于构筑诗歌经典和文学传统的独特价值。
目录
绪论 **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拟诗源流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章 曹魏时期——文人拟乐府的发轫 **节 曹操《气出倡》三首对汉代歌舞百戏的继承 第二节 曹植以“篇”系题的文人拟乐府第二章 两晋时期一拟诗的全面兴盛和衰落 **节 从拟作角度谈西晋故事乐府对汉乐府体式的复归——兼说汉乐府经典地位的定型 第二节 陆机《拟古诗》和拟乐府的不同创作方法——兼辨古诗和乐府之关系 第三节 东晋拟诗的衰落与自振 第四节 陶渊明《拟古》九首与鲍照《拟古》八首对比研究第三章 刘宋时期——文人拟诗的多元化发展 **节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拟作缘由等问题 第二节 从刘宋拟乐府书写范式的转型看士庶乐府之分流绪论
**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拟诗源流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
**章 曹魏时期——文人拟乐府的发轫
**节 曹操《气出倡》三首对汉代歌舞百戏的继承
第二节 曹植以“篇”系题的文人拟乐府
第二章 两晋时期一拟诗的全面兴盛和衰落
**节 从拟作角度谈西晋故事乐府对汉乐府体式的复归——兼说汉乐府经典地位的定型
第二节 陆机《拟古诗》和拟乐府的不同创作方法——兼辨古诗和乐府之关系
第三节 东晋拟诗的衰落与自振
第四节 陶渊明《拟古》九首与鲍照《拟古》八首对比研究
第三章 刘宋时期——文人拟诗的多元化发展
**节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拟作缘由等问题
第二节 从刘宋拟乐府书写范式的转型看士庶乐府之分流
第三节 鲍照“代”乐府体——兼论“代”非“拟”之意
第四节 从文人拟作吴声西曲看宋齐雅俗沿革
第四章 萧齐时期——文人拟诗的新变
**节 从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对原作的因革看南朝诗学观念的变迁
第二节 贵游子弟的拟作与永明诗风的嬗变
第五章 梁陈时期——拟诗的变体和总结
**节 《文选》“杂拟”类与萧统的诗学观念
第二节 从南朝乐府到宫体诗的内部演化机制
第三节 论古意诗
第四节 论“赋得”诗
第六章 北朝拟诗述论
**节 北朝拟诗概况
第二节 南北朝多元文化交流中的“梁鼓角横吹曲”
第三节 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与易代之际的记忆建构
附录
中古士人的拟诗与《古诗十九首》的经典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晨光,女,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硕士、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张峰屹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主要从事先唐诗学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发表《“江郎才进”真实涵义及其文学史意义》《南北朝多元民族文化交流视域下的“梁鼓角横吹曲”》《曹操三首与汉代歌舞百戏关系考论》等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摘。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精)故宫答客问
¥16.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