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1169034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6
- 条形码:9787101169034 ; 978-7-101-16903-4
本书特色
苏轼是个大IP,其受众比较广泛。苏东坡的作品收入在初高中教材的篇目较多,让我们对其作品,包括诗文,皆有所涉猎。但对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人生体悟以及人生智慧,了解得程度不得而知。《东坡志林》(五卷本)所收二百多则笔记,记载了苏东坡元祐、绍圣二十年中所亲历的人与事,可以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苏东坡的立体世界。所记事件,可视为记录宋代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 不久前,“叫醒张怀民”941周年的文化活动,让苏东坡的小文《记承天夜游》再次进入大家阅读的视野,也再次调动了大家阅读苏东坡作品、了解苏东坡其人的强烈兴致。 说不透的苏东坡。苏东坡是个全才,诗、词、文、绘画、书法,他在他那个时代的很多领域都处于高峰之处,他的思想也是杂糅了儒、释、道的多元思想。《东坡志林》体量不大,但是囊括了苏东坡不同类别的文章,苏东坡自抒性灵的诙谐文风、看待历史的远见卓识、文化性格与思想的深邃细密,都从文字间溢出,都会给我们带来极好的阅读体验。 《东坡志林》是我们三全本系列的第150种,推出的时间恰逢苏东坡925年诞辰日(1101年1月8日),二者相互借势,会拉动大家对三全本《东坡志林》的关注。 译注者力求让读者全角度地读透苏文,在注解上用力颇多,每篇文章前加“题解”,着力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及思想,又不遗余力地标出文章所见《苏轼文集》的卷数与文题。“注释”部分在注释难认难理解的字词、典章制度、人物典故之外,还会将文章相关涉的人与事勾连,从注解层面丰富了全书的内容。
内容简介
苏东坡,宦海沉浮,南来北往,是一个经历十分丰富的人。看的多,想的多,积累沉淀下来,铸就了苏东坡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其才艺也是雅俗并重,深受大家喜爱。《东坡志林》是苏东坡留下的一部笔记小说,它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苏轼的世界。其书的大致内容,“纪元祐、绍圣二十年中所身历事”。全书分29个门类: 记游、怀古、修养、疾病、梦寐、学问、命分、送别、祭祀、兵略、时事、官职、致仕、隐逸、佛教、道释、异事、技术、四民、女妾、贼盗、夷狄、古迹、玉石、井河、卜居、亭堂、人物、论古,所记人事,妙趣横生,回味隽永,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丰富而曲折的人生,感受他机智幽默的个性,领略他从容优雅的姿态,触摸他幽隐深慨的心灵,体察他诚笃坚毅的精神,管窥他博大包容的思想。《东坡志林》一书,以自传性的书写,不只是保留了那个时代的珍贵的史料,也借全书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苏东坡的形象。
目录
作者简介
【原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著名文学家。生于北宋景祐三 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卒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嘉祐元年(1056)苏轼兄弟随父亲苏洵入京师,次年兄弟俩同中进士,嘉祐六年(1061)又同中制科,开始了他们的仕宦生涯。苏轼初为凤翔府签判,三年后还朝为官。治平三年(1066)父亲苏洵病故,苏轼兄弟归葬回乡。熙宁二年(1069),由于反对新法,苏轼不久便出为外官,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湖州任上遭遇乌台诗案。元丰三年至七年(1080—1084),苏轼贬居黄州,八年(1085)底回朝,先后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元祐四年(1089)出为杭州知州,六年(1091)召回为翰林学士,又出知颍州,迁礼部尚书,出知定州。绍圣元年(1094)自定州贬惠州,四年(1097)又贬儋州,元符三年(1100)放还,渡海北归,途中得旨官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任便居住。次年在常州去世。【原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著名文学家。生于北宋景祐三 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卒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嘉祐元年(1056)苏轼兄弟随父亲苏洵入京师,次年兄弟俩同中进士,嘉祐六年(1061)又同中制科,开始了他们的仕宦生涯。苏轼初为凤翔府签判,三年后还朝为官。治平三年(1066)父亲苏洵病故,苏轼兄弟归葬回乡。熙宁二年(1069),由于反对新法,苏轼不久便出为外官,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湖州任上遭遇乌台诗案。元丰三年至七年(1080—1084),苏轼贬居黄州,八年(1085)底回朝,先后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元祐四年(1089)出为杭州知州,六年(1091)召回为翰林学士,又出知颍州,迁礼部尚书,出知定州。绍圣元年(1094)自定州贬惠州,四年(1097)又贬儋州,元符三年(1100)放还,渡海北归,途中得旨官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任便居住。次年在常州去世。 【译注者】罗宁,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古代文学与语言学教研室副教授。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汉魏至唐宋之间的文学与文献。中国苏轼研究会成员之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五代轶事小说研究”。主持教yu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的子课题项目(宋元段)。参与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唐五代文化研究”的研究,主持“西南交通大学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等。著有《传奇荟萃,聊斋先河——牛僧孺《玄怪录》选读》(与祝尚书教授合著)、《汉唐小说观念论稿》《小说与稗官》等著作。
-
东京梦华录
¥26.7¥46.0 -
随园食单(图文本)
¥10.0¥30.0 -
名家视角丛书:汉魏六朝文精选(精装)
¥11.5¥39.0 -
素书
¥7.5¥39.8 -
楚辞选译
¥6.3¥15.0 -
颜氏家训选译
¥7.7¥15.0 -
园冶-中华雅文化经典
¥15.9¥49.8 -
诗经选译
¥6.7¥19.0 -
诗经-先民的歌唱
¥22.3¥39.8 -
彩色图解山海经
¥15.9¥55.0 -
新书--名家精注精评本:柳永集
¥11.3¥38.0 -
盐铁论
¥25.0¥40.0 -
孙子兵法
¥18.3¥39.8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天工开物
¥2.5¥12.0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曾国藩家书
¥4.5¥12.0 -
《子不语》(插图版)
¥15.3¥39.8 -
新书--中国古代经典无障碍读本: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8.2¥24.0 -
中国学术文化九讲
¥29.6¥52.0 -
浮生六记
¥6.0¥15.0 -
道德经
¥19.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