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45029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100245029 ; 978-7-100-24502-9

本书特色

《中华民俗大典•广东卷》系统地介绍广东的生动鲜活的民俗事象,从中可以了解广东民俗的古今嬗变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广东境内各民系、各民族的主要民俗事象。全书共分五编,首先按三大民系,即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分为三编。其它民族,主要是世居广东的瑶族、壮族、畲族、满族、回族,以及水上居民,以及风俗习惯自成体系的凤凰山民俗、雷州半岛民俗、经济特区新风俗等,合为一编。各编先概述,然后分物质生产,物质生活,岁时节日,社团组织,人生仪礼,信仰,游艺等象安排章节。全书以民俗事象条目的形式编写,体例统一,内容全面,基本囊括了整个广东省境内的民俗文化事象。

目录

简目:概述 广东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一、清丽的山川孕育着一方秀美的人情二、三大民系(广府、客家、福佬)的形成及其人文特征三、百越古族的遗风逸韵和水上人家的特异风采四、从广东民俗的嬗变看广东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级差与特质**编 广府民俗**章 导论一、清丽的山川孕育着一方秀美的人情二、三大民系(广府、客家、福佬)的形成及其人文特征三、百越古族的遗风逸韵和水上人家的特异风采四、从广东民俗的嬗变看广东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级差与特质**编 广府民俗**章 导论简目: 概述 广东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 一、清丽的山川孕育着一方秀美的人情 二、三大民系(广府、客家、福佬)的形成及其人文特征 三、百越古族的遗风逸韵和水上人家的特异风采 四、从广东民俗的嬗变看广东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级差与特质 **编 广府民俗 **章 导论 一、清丽的山川孕育着一方秀美的人情 二、三大民系(广府、客家、福佬)的形成及其人文特征 三、百越古族的遗风逸韵和水上人家的特异风采 四、从广东民俗的嬗变看广东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级差与特质 **编 广府民俗 **章 导论 第二章 生产 第三章 生活 第四章 岁时节日 第五章 人生仪礼 第六章 民间信仰、信俗与禁忌 第七章 民间文艺 第八章 民间游艺竞技 第二编 客家民俗 **章 导论 一、客家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二、客家民俗的文化特征 三、中原文化对客家民俗的影响 第二章 生产 第三章 生活 第四章 岁时节日 第五章 人生仪礼 第六章 民间信仰、信俗与禁忌 第七章 民间文艺 第八章 民间游艺竞技 第三编 潮汕(福佬)民俗 **章 导论 一、潮汕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风貌 二、潮汕的人文特点 三、潮汕民俗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生产 第三章 物质生活 第四章 岁时节日 第五章 人生仪礼 第六章 社会组织 第七章 民间信仰、信俗与禁忌 第八章 民间文艺 第九章 民间游艺竞技 第四编 少数民族及汉族特殊社区民俗 **章 导论 第二章 瑶族民俗 第三章 壮族民俗 第四章 畲族民俗 第五章 满族民俗 第六章 回族民俗 第七章 水上居民民俗 第八章 凤凰山民俗 第九章 雷州半岛民俗 第十章 特区新风 第五编 早期广东民俗研究史略 **章 古代的“越讴”、谚谣及明清时的文人采风辑集 第二章 五四运动以来民间文学的征集、研究及其对广东的影响 第三章 抗日战争前后民间文学处于曲折和转型阶段 参考文献 历史文献 研究著述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施爱东,男,1968年1月生,江西信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叶春生,男,1939年10月生,广西灵山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会(ISFNR)会员,中国民俗学会顾问,“第三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