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3019233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92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73019233 ; 978-7-5730-1923-3

本书特色

★ 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名作丛书——四十周年纪念版,致敬大时代狂飙中迎风而立的几代学人。 ★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泰斗汤一介先生精研儒学的扛鼎之作,是儒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作,是其学术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 深度解读儒学“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等核心命题,多维度论述,跨文化比较,展现了独特的哲学思维。 ★ 构建完整逻辑架构,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凸显儒学的地位和作用,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儒学世界。 ★ 以现代视角诠释儒学,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弘扬文化自信,促进儒学研究创新性发展。 ★ 32开精装版,双封设计,护封采用烫黑、压凹印刷工艺,纹理立体,触感丰富,是个人收藏和赠送他人的不二之选。

内容简介

在新旧世纪之交,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就“反本开新”这一哲学命题,指出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在于抓住当今中西文明对话、激荡的契机,反思、自省其传统,打通古今中西,从而使国人在华夏文明丰厚遗产的基础上重构价值理念。本书对儒学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它不仅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还注意到它的现实意义。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子斩断。因此,我们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之适应变化着的社会新形势。

目录

目录一、论“天人合一” 001二、论“知行合一” 018三、论“情景合一” 031四、论“普遍和谐” 042五、论“内在超越” 050六、论“内圣外王” 063七、论“道始于情” 077八、论“和而不同” 094九、论“周易哲学” 106十、论“儒学复兴” 120十一、论儒家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 136十二、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 162十三、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 172目录 一、论“天人合一” 001 二、论“知行合一” 018 三、论“情景合一” 031 四、论“普遍和谐” 042 五、论“内在超越” 050 六、论“内圣外王” 063 七、论“道始于情” 077 八、论“和而不同” 094 九、论“周易哲学” 106 十、论“儒学复兴” 120 十一、论儒家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 136 十二、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 162 十三、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 172 十四、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 184 十五、关于编纂《儒藏》的意义和几点意见 193 后记 201 附录一 《中国儒学史》总序(汤一介) 203 附录二 读汤一介先生 《〈中国儒学史〉总序》的几点体会(牟钟鉴) 285 汤一介学术年表简编(2024 年版)(杨立华、江力整理编纂,李中华审定) 296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汤一介(1927.2—2014.9),湖北黄梅县人,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留校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jiao yu bu 重大攻关项目《儒藏》编纂与研究工程首席专家、总编纂。中国文化书院首任院长、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儒学研究院院长,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纽约州立大学宗教研究院研究员。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孔子文化奖、吴玉章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主编《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文集》《中华佛教史》《中国儒学史》等。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儒学十论及其外五篇》等,结集十卷本《汤一介集》。 陈越光,现任中国文化书院院长。曾任20世纪80年代有广泛影响的“走向未来”丛书和杂志副主编;历任《中国残疾人》杂志、《中国农民》杂志、《中国市场经济报》、《科技中国》杂志创刊总编辑(主编)。著有《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谦卑》、《以公益为志业》、《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化书院》(中文版、法文版、韩文版)、《见证真诚:公益思想与实践的跨文化建构》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