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人口经济史(魏晋隋唐宋卷)

中国人口经济史(魏晋隋唐宋卷)

1星价 ¥193.5 (7.5折)
2星价¥193.5 定价¥2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3215302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523215302 ; 978-7-5232-1530-2

本书特色

1.本丛书是视野宏大的人口经济发展史著作 丛书涉足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的分支人口经济史,横跨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两大主题,是视野宏大的人口经济发展史著作。丛书注重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口现象与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等,不仅汇集和梳理从古至今巨量的人口经济发展史资料,而且从史出论,以论带史,史论结合,形成一部有深度分析、规律探索和理论提炼特征的“理论性”史学著作。 2.拓展了中国人口经济研究领域 丛书的创新之处,是利用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等方面的资料对中国各个朝代的人口经济史进行分析,以求透过复杂的人口经济现象去深刻地揭示人口经济发展过程极其规律性。丛书在分析中国的人口经济问题上采用从微观到宏观,从短期到长期,从静态到动态,从统计的实证分析到计量的经济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国人口经济研究领域。 3.本丛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前瞻性 这部5卷本《中国人口经济史》,写法新颖,构思严谨,丛书体系的庞大完整性、长聚焦宽视野的丰富性、学术观点的创新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前瞻性。

内容简介

◎丛书简介 本丛书为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书共5卷:《中国人口经济史(先秦秦汉卷)》《中国人口经济史(魏晋隋唐宋卷)》《中国人口经济史(元明清卷)》《中国人口经济史(近代卷)》《中国人口经济史(现代卷)》。以人口经济发展史为主线,梳理从史前时期到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一直到近现代历朝历代经济发展与人口消长的相互关系,探寻暗含其中的基本规律。书中对历朝历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货币制度、赋税制度等社会经济史实的梳理概述,不失为一部中国历代经济史大百科全书,而对历代人口消长规律的总结归纳,更可为当下人口管理和人口政策的决策提供历史借鉴,所涉足的科学领域是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的分支人口经济史,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创新之作,也是填补国内人口经济史出版空白的图书项目。 ◎本卷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人口流动,第2章论述了隋朝经济与人口增减问题,第3章概述了唐朝经济发展与人口变动,第4章简述了五代十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第5章考察了辽国的经济与人口增长,第6章论述了宋朝经济与人口变动,第7章与第8章分别阐述了西夏和金朝的人口经济问题。

目录

第1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1.1 土地关系 ……………………………………………………… 0011.2 农业 …………………………………………………………… 0061.3 农业劳动力与田制 …………………………………………… 0101.4 赋役制度 ……………………………………………………… 0141.5 手工业 ………………………………………………………… 0251.6 建筑业 ………………………………………………………… 031第1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 1.1 土地关系 ……………………………………………………… 001 1.2 农业 …………………………………………………………… 006 1.3 农业劳动力与田制 …………………………………………… 010 1.4 赋役制度 ……………………………………………………… 014 1.5 手工业 ………………………………………………………… 025 1.6 建筑业 ………………………………………………………… 031 1.7 商业 …………………………………………………………… 034 1.8 货币 …………………………………………………………… 039 1.9 都市 …………………………………………………………… 046 1.10 人口数量与人口分布 ………………………………………… 056 1.11 人口政策与人口思想 ………………………………………… 060 1.12 人口流动 ……………………………………………………… 063 第2章 隋朝经济与人口增减 2.1 经济发展 ……………………………………………………… 069 2.2 均田制与赋税制 ……………………………………………… 073 2.3 手工业 ………………………………………………………… 075 2.4 建筑业 ………………………………………………………… 079 2.5 商业 …………………………………………………………… 081 2.6 对外贸易 ……………………………………………………… 083 2.7 区域经济开发 ………………………………………………… 086 2.8 财政政策 ……………………………………………………… 088 2.9 货币与流通 …………………………………………………… 091 2.10 人口政策 ……………………………………………………… 094 2.11 人口增减 ……………………………………………………… 097 第3章 唐朝经济发展与人口变动 3.1 均田制与赋税制度 …………………………………………… 101 3.2 农业 …………………………………………………………… 107 3.3 手工业 ………………………………………………………… 112 3.4 建筑业 ………………………………………………………… 121 3.5 商业 …………………………………………………………… 125 3.6 对外贸易 ……………………………………………………… 130 3.7 财政制度 ……………………………………………………… 136 3.8 货币制度 ……………………………………………………… 139 3.9 区域经济 ……………………………………………………… 144 3.10 交通 …………………………………………………………… 151 3.11 人口分布与迁移 ……………………………………………… 154 3.12 人口政策 ……………………………………………………… 168 3.13 人口变动 ……………………………………………………… 172 第4章 五代十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4.1 人口数量 ……………………………………………………… 179 4.2 农业 …………………………………………………………… 182 4.3 手工业 ………………………………………………………… 190 4.4 商业 …………………………………………………………… 198 4.5 对外贸易 ……………………………………………………… 202 4.6 水陆交通 ……………………………………………………… 205 4.7 钱币 …………………………………………………………… 212 4.8 人口分布、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 …………………………… 216 第5章 辽国的经济与人口增长 5.1 游牧民族和畜牧业 …………………………………………… 221 5.2 农业 …………………………………………………………… 230 5.3 土地形式与管理 ……………………………………………… 236 5.4 赋税制度 ……………………………………………………… 241 5.5 手工业 ………………………………………………………… 245 5.6 商业 …………………………………………………………… 255 5.7 贸易和榷场 …………………………………………………… 259 5.8 货币 …………………………………………………………… 268 5.9 城市 …………………………………………………………… 271 5.10 人口分布与迁移 ……………………………………………… 280 5.11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 ………………………………………… 287 第6章 宋朝经济与人口变动 6.1 土地制度 ……………………………………………………… 291 6.2 赋税制度 ……………………………………………………… 294 6.3 农业 …………………………………………………………… 298 6.4 手工业 ………………………………………………………… 312 6.5 商业 …………………………………………………………… 326 6.6 对外贸易 ……………………………………………………… 341 6.7 城镇 …………………………………………………………… 352 6.8 区域性市场 …………………………………………………… 357 6.9 货币 …………………………………………………………… 360 6.10 交通运输 ……………………………………………………… 365 6.11 人口变动 ……………………………………………………… 371 6.12 人口分布与流动 ……………………………………………… 376 6.13 农业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 ………………………………… 384 第7章 西夏的经济发展与人口推测 7.1 党项族与宗族制度 …………………………………………… 389 7.2 畜牧业 ………………………………………………………… 393 7.3 土地制度 ……………………………………………………… 399 7.4 农业 …………………………………………………………… 403 7.5 手工业 ………………………………………………………… 407 7.6 商业与贸易 …………………………………………………… 414 7.7 货币制度与形态 ……………………………………………… 418 7.8 劳动者诸阶层 ………………………………………………… 424 7.9 人口分布 ……………………………………………………… 427 7.10 人口推测 ……………………………………………………… 429 第8章 金朝的经济与人口迁移 8.1 女真族的历史和经济生活 …………………………………… 435 8.2 村社组织 ……………………………………………………… 438 8.3 奴隶制 ………………………………………………………… 442 8.4 畜牧业 ………………………………………………………… 447 8.5 农业 …………………………………………………………… 453 8.6 土地制度 ……………………………………………………… 459 8.7 赋役制度 ……………………………………………………… 462 8.8 手工业 ………………………………………………………… 469 8.9 商业 …………………………………………………………… 478 8.10 对外贸易 ……………………………………………………… 482 8.11 货币制度 ……………………………………………………… 484 8.12 人口迁移 ……………………………………………………… 489 8.13 经济发展与人口变动 ………………………………………… 495 参考文献 ……………………………………………………………………… 49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仲生,1951年生于北京,日本国立千叶大学经济学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致公党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委员、菲律宾卡威迪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商业经济应用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中国经济专家网理事、日本国际亚洲文化学会亚洲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特约研究员,中国经济学界著名学者。长期从事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研究,出版专著22部、合著2部,代表作日文专著《中国的人口变动——从人口经济学角度分析》(2002年荣获首届日本“华人学术奖”)。主要著作还有《人口经济学》《世界人口经济史》《中国人口经济史》《欧美人口经济学说史》《西方劳动经济学说史》等,其中《世界人口经济史》系列丛书5卷本被评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等143篇,总研究成果1700多万字。其传略和学术贡献被《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伟大的复兴──中国优秀经济学家篇》等30余部辞书收录。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