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136902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52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31369028 ; 978-7-5313-6902-8

本书特色

《绒仙》是著名作家韩石山*新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也是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长篇小说系列的*新作品。小说讲述女主人公杜绒仙因家庭突遭变故患上了轻度抑郁症,经过海归博士萧东宁独特的医治过程,去读社会学博士,慢慢身心恢复健康并寻觅到爱情伴侣的故事,是一个饱含温情,散发着人性光芒的作品。作品以一位青年女性的视角展开叙述,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铺陈开来,塑造了杜绒仙等典型的文学形象,是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内容简介

《绒仙》讲述了发生在当代社会的奇异的“治病救人”故事,《山河志》编辑部年轻的美女编辑杜绒仙,已婚而遇人不淑,罹患了抑郁症。留德医学博士萧大夫,为她开了两个治疗的方子,她遵照医嘱努力去做。在此过程中,经历了诸多的世事波澜,结果是既治了自己的病,也救了别人的人。韩石山别有心裁的择取了“编辑”这个特殊职业,以绒仙这个摇曳生姿、左右逢源的美“女”为聚焦的核心,使小说的叙事视角游走腾挪得更为灵活自如,将视点广泛地铺散进山西省的史地局、文史研究会、地方高等院校、核心期刊杂志社等文化界的重要场域,以绒仙在各个文化单位的行走见闻、与形色各异的文人之间的交流际会,展览了山西文人的百态,更将个人耿耿于心的前史旧事织入文本以浇胸中块垒,在虚构与真实的涉渡间快意淋漓地倾吐心声。
小说的结构极为精巧,绒仙作为《山河志》杂志社的编辑,以治愈自己的抑郁之症为契机,广涉山西文艺界的各个领域,以女性柔婉而不失韧劲的手腕将众多文人罗织成网,散点透视式地既从宏观俯瞰的层面呈显文化界的整体性气象,又聚焦微观地对诸位山西文人进行了透辟的观照。绒仙步履游移的轨迹是错综相织的,莲步轻移间《山河志》编辑部方寸之地的平仄起伏,高校文化研究的设计布局以及文史研究会内藏的纷乱纠葛,抽丝剥茧般逐渐浮出文本。小说结构的复杂精巧犹如女性心曲的玲珑,在绒仙为主体的限知视角的表述下,接受者犹如探幽于九曲回廊中漫步,不时间逢遇柳暗花明之惊喜。韩石山藉绒仙与诸众文人的交际流通,从地域发展流脉的层面探讨了山西在各个时期的的前史,使小说从史地研究的角度探入山西文化发展的流脉,也兼及了对当代山西城市发展格局、战略地位的评说,从历史、地理及文化的多个维度介入并敞开了地志空间。其中,韩石山也织入了杂文式的评议,以小品式的调侃对话叙说了诸多历史名人、文豪学者的轶事逸文,使小说具有文体互渗、兼采众长的意味,不仅使叙述节奏因张弛得当而纾解了厚重篇幅带来的接受疲感,而且还原式地展现了现代文人交际的生动景观。

作者简介

韩石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书法家、演讲家。1946年生,山西临猗人。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就读于中央文学讲习所(鲁院前身)第五期学员,与王安忆、蒋子龙、叶文玲、叶辛、、张抗抗、陈世旭、贾大山等同学。山西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别扭过脸去》《边将》、散文集《纸窗》《此事岂可对人言》《我的小气》《亏心事》《*后一次演练》《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卑鄙的小人》《我比前贤路已宽》《路上的女人你要看》《回到常情常理》《真实是可怕的》《韩先生言行录》、传记《徐志摩传》《李健吾》《张颔传》、文学评论《韩石山文学评论集》《文人的脾气》《谁红跟谁急》《让我们一起谦卑服善》、短篇小说集《猪的喜剧》《轻盈的脚步》、中篇小说集《魔子》、中短篇小说集《鬼府》《女儿的嫁妆》、现代文学钩沉集《黑沉中的亮丽》《寻访林徽因》《民国文人风骨》《学人素颜鲁》《文坛剑戟录》、现代文学研究专著《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徐志摩与陆小曼:缘分的天空》、文论集《我手写我心》、自传《装模作样——浪迹文坛30年》、演讲集《骨气与学问》等30余部。韩石山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赵白生认为是中国当代十大传记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