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杂结构井磁测距导向技术

包邮复杂结构井磁测距导向技术

1星价 ¥64.2 (8.2折)
2星价¥64.2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47682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6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11476821 ; 978-7-5114-7682-1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介绍著者多年在复杂结构井磁测距导向钻井技术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系统反映了磁测距导向钻井技术的*新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技术和邻井随钻电磁防碰测距导向技术两部分,重点论述了磁测距导向系统的技术原理、测距导向算法及样机研制等关键技术,并介绍了磁测距导向系统在救援井及丛式井钻井防碰中的现场应用情况,可供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反映了磁测距导向钻井技术的*新研究进展,包括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技术和邻井随钻电磁防碰测距导向技术两部分,重点论述了磁测距导向系统的技术原理、测距导向算法及样机研制等关键技术,并介绍了磁测距导向系统在救援井及丛式井钻井防碰中的现场试验情况。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磁测距导向系统的*大测距、测量误差均能满足复杂结构井钻井导向的技术需求,磁测距导向系统*终将实现成果转化应用于工程实践,能够有效解决复杂结构井钻井作业的安全问题。本书可供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部分 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技术 **章 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技术研究现状(4) 1.1 救援井连通系统Wellspot工具基本工作原理(8) 1.2 Wellspot RGR Ⅰ工具工作原理(10) 1.3 Wellspot工具技术优势及缺陷(12) 1.4 横向延伸电导率测井基本工作原理(13)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14) 第二章 基于单电极的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系统(16) 2.1 基于单电极的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测距导向算法(17) 2.2 救援井与事故井间距和方位的确定(20) 2.3 基于单电极的救援井连通探测系统测量精度影响因素(22) 2.4 本章小结(24) 第三章 基于三电极系的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系统(25) 3.1 基于三电极系的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测距导向算法(26) 3.2 基于三电极系的救援井连通探测系统测量精度影响因素(30) 3.3 救援井与事故井间距和方位的确定(32) 3.4 本章小结(34) 第四章 救援井连通探测系统地面分析软件(35) 4.1 简介(35) 4.2 救援井连通探测系统地面分析软件数据采集部分(36) 4.3 救援井连通探测系统地面分析软件邻井间距计算部分(39) 4.4 算例分析(42) 4.5 本章小结(43) 第五章 救援井连通探测系统样机设计(45) 5.1 井下单电极设计(45) 5.2 井下三电极系设计(48) 5.3 救援井连通探测系统信号接收器的设计(55) 5.4 本章小结(57) 第六章 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系统模拟试验(58) 6.1 模拟井组设计(58) 6.2 基于单电极的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系统(59) 6.3 基于三电极系的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系统(63) 6.4 样机试验结论(72) 6.5 本章小结(72) 第七章 救援井与事故井大角度连通测距导向算法(74) 7.1 工作原理及测距导向计算方法(74) 7.2 探管及电子电路设计(77) 7.3 低频交变电流的传播与衰减的影响因素(78) 7.4 本章小结(84) 第八章 目标井口通电救援井连通探测系统测距导向算法(85) 8.1 电流源与事故井距离对电流密度的影响(85) 8.2 目标井口通电救援井连通探测系统测距导向算法(86) 8.3 目标井口通电电流注入法模型模拟(88) 8.4 本章小结(91) 第九章 救援井与事故井的连通方法及实施措施(92) 9.1 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方法(92) 9.2 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实施措施(93) 参考文献(94) 第二部分 邻井随钻电磁防碰测距导向技术 **章 邻井距离扫描监测技术研究现状(104) 1.1 被动探测技术研究现状(106) 1.2 主动探测技术研究现状(106) 1.3 国内相关技术研究现状(107) 1.4 本章小结(109) 第二章 基于磁场强度的随钻电磁防碰测距导向技术(110) 2.1 基于磁场强度的随钻电磁防碰工具工作原理(110) 2.2 基于磁场强度的随钻电磁防碰测距导向算法(114) 2.3 基于磁场强度的随钻电磁防碰工具测距影响因素分析(123) 2.4 本章小结(126) 第三章 基于磁场梯度的随钻电磁防碰测距导向技术(128) 3.1 基于径向磁场梯度的随钻电磁防碰测距导向算法(129) 3.2 基于径向磁场梯度的随钻电磁防碰测距导向系统影响因素分析(132) 3.3 本章小结(134) 第四章 邻井随钻电磁防碰工具样机设计(136) 4.1 邻井随钻电磁防碰工具结构设计(136) 4.2 邻井随钻电磁防碰工具电路设计(139) 4.3 邻井随钻电磁防碰工具软件设计(156) 4.4 本章小结(166) 第五章 邻井随钻电磁防碰工具模拟试验(167) 5.1 邻井随钻电磁防碰工具模拟试验场地(167) 5.2 邻井随钻电磁防碰工具模拟试验设备(168) 5.3 邻井随钻电磁防碰系统模拟试验步骤(170) 5.4 模拟试验及结果分析(171) 5.5 本章小结(182) 参考文献(18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翠,女,1983年12月生,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复杂油气井钻井工程研究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2014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井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井下随钻测量工具及仪器的相关算法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2021年获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10余项。承担《钻井工程》、《固井技术》、《海洋石油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程,在《石油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11篇(SCI检索3篇、EI检索4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6项。获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石化工程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