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5653567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1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115653567 ; 978-7-115-65356-7

本书特色

1.日本消费研究者、热销书作者三浦展,洞察第五消费时代。

三浦展是当之无愧的消费行业发展历史的记录者、当下经济现象的观察者和未来人类消费趋势的预判者。

他曾成功预判中国消费趋势的“第四消费时代”,被经济学家、媒体广泛引用。三浦展持续追踪消费趋势,总结出“极致而精粹的第五消费时代”,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今天的消费社会。



2.越孤独,越消费!揭示隐秘增长的消费趋势,把握孤独经济新商机。

在日本的总人口中,大约每 5 个人里就有 1 个人感到孤独,年轻女性中大约每 4 个人里就有 1 个人感到孤独。即使生活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人们依然备感孤独;即使有伴侣,依然感到孤独。

三浦展更加聚焦“孤独”这一时代背景,揭示“越孤独,越消费”这一消费行为深层动机与孤独的关系。

《孤独消费论》在《孤独社会》的社会观察基础上,充分补足对消费的研究,展开论述消费概念:脱离型消费、兴趣型消费、地下化消费;推崇活动、文化复古、古着、搞笑节目、美容服务、应援消费……
1.日本消费研究者、热销书作者三浦展,洞察第五消费时代。

三浦展是当之无愧的消费行业发展历史的记录者、当下经济现象的观察者和未来人类消费趋势的预判者。

他曾成功预判中国消费趋势的“第四消费时代”,被经济学家、媒体广泛引用。三浦展持续追踪消费趋势,总结出“极致而精粹的第五消费时代”,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今天的消费社会。



2.越孤独,越消费!揭示隐秘增长的消费趋势,把握孤独经济新商机。

在日本的总人口中,大约每 5 个人里就有 1 个人感到孤独,年轻女性中大约每 4 个人里就有 1 个人感到孤独。即使生活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人们依然备感孤独;即使有伴侣,依然感到孤独。

三浦展更加聚焦“孤独”这一时代背景,揭示“越孤独,越消费”这一消费行为深层动机与孤独的关系。

《孤独消费论》在《孤独社会》的社会观察基础上,充分补足对消费的研究,展开论述消费概念:脱离型消费、兴趣型消费、地下化消费;推崇活动、文化复古、古着、搞笑节目、美容服务、应援消费……



3.企业和普通人有机会逆势而上吗?消费在哪里,机会就在哪里!

本书对预判中国社会的消费演变,投资、创业、择业、个人发展,都有巨大的启示作用。要想抓住机会,先了解风口行业:悦己经济、单身经济、银发经济、古着经济——无不跟孤独经济紧密相关。

中国消费现象的变化与本书中提到的日本消费现象有着相似的背景和动因,即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情感需求的满足等。个性化和兴趣驱动的消费增长明显, 理性更加消费,注重性价比,消费降级与升级并存等。

企业和个人想要逆势而上,抓住孤独经济风口!



4.用海量的调查数据说话,认识现在的日本和展望未来的日本的一本书。

三菱综合研究所生活者市场预测系统(mif)、三浦展文化研究所开展新家庭经济调查,提供海量调研数据。在此基础上详尽分析,提炼出高价值消费趋势结论。同时,本书收纳古着复兴城镇案例,是认识现在的日本和展望未来的日本的一本书,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借鉴作用。



5.启示顺应时代的新生活方式。

在第五消费时代,人们不再一味追求新奇,而是珍惜旧物,维护古老的建筑和街区,重新评价经典在思想和艺术上的价值,享受充实的生活。消费可以照见一个人全部的生活细节,在信息化、个人化、人际链接断裂、情感需求失落的现代社会,第五消费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们仍在寻找物欲表象下的心灵链接。

内容简介

越孤独,越消费。 揭开隐秘增长的消费趋势,把握孤独经济新商机。 日本消费研究者三浦展,讲述第五消费时代消费概念 翁怡诺×李青阳×倪霏×冯卫东×刘海峰×贾鹏雷×张丹丹×赵杰 赞誉推荐! 在日本,日益凸显的“孤独”现象正深刻地重塑着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商圈的辐射范围逐渐缩小,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怀旧情绪越发浓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使得中国的消费趋势与日本市场的变化呈现越来越相似的特征。本书包含日本消费社会的前沿趋势,是认识现在的日本和展望未来的日本的一本书,同时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消费趋势有很强的借作用。 消费行为背后的动机与孤独有关。

目录

绪 言 隐秘增长的消费

脱离消费型消费 003

兴趣型消费 006

越孤独越消费 009

地下化消费 011

新家庭经济调查 012

兴趣型消费市场规模约5万亿日元 020

二手商品消费市场规模约 1.1 万亿日元 028

第 一章 推崇活动是孤独者的“宗教”

如同“宗教”仪式般的推崇活动 035

犹如护身符般的推崇活动周边商品 037

推崇活动消费常见于未婚女性和已婚男性 040

20 ~ 29 岁的啃老单身族和独居女性推崇活动消费更多 042

单身女性的推崇活动消费更多 046

家庭满意度低的女性更易投身于推崇活动 048

个人自由度提升伴随着孤独感加剧,导致更多人投身于推崇活动 050

创造出需要自己的“某某某” 052

中层人群偏爱虚拟体验,上层人群享受真实互动 055

第二章 孤独感促使搞笑节目消费和美容消费增加

推崇活动、漫画、韩流、搞笑节目之间的关联性 061

唯有他能以三倍的趣味回应我 062

上层社会的孤独男女更热衷于搞笑节目消费 063

搞笑节目剧院成为地方复兴的新引擎 067

孤独男性的美容消费更多 071

孤独感促使人们增加消费 074

第三章 全民总应援社会

应援消费为何增加 079

体育报道使应援日常化 081

应援已成互动模式 082

众筹在年轻一代中已成常态 084

众筹比奢侈品更能唤起阶层意识 086

通过应援消费来行善 089

第四章 昭和复古治愈孤独的中年男人

复古风潮始于泡沫经济 093

各年龄层均进行复古消费 095

复古爱好背后的学历差异 098

昭和复古是保守主义的体现吗 101

孤独的中年男人在怀旧中寻求慰藉 104

昭和复古消费与二手商品消费存在相关性 106

第五章 古着改变消费,促进地方复兴

迷上古着的我 113

终于入手 Maison Margiela 115

古着的流行壮大 118

古着和古着店的魅力 120

从成熟到精粹 128

“三浦记” 129

无须准备,没有风险 132

不热闹也无妨 135

二手唱片消费 136

中国游客购买爵士音乐黑胶唱片 138

古着耐用,历久弥新 140

边缘化事物的自我主张引领社会与市场变革 142

40 ~ 44 岁人群是穿名牌童装长大的一代 143

古着消费者趋向中性化 147

古着的治愈效果 149

古着消费与移居意愿存在相关性 151

邻里链接意愿与古着消费的相关性 153

古着店与地方复兴的相互作用 155

前桥市老酒店翻新案例 157

古着和古着店促进地方城镇复兴 159

纵向链接与横向链接 160

附 录

案例一 古着店改变城市 165

以古着重塑新城——多摩市落合的古着店 SAJI

爷爷的西装独一无二——前桥的古着店“小·小奏鸣曲”

数不胜数,心平气和——大宫的古着店 Yokfuuku

希望有更多人了解这里——汤岛的古着店 SIRTURDAY

展示附近艺术家的作品——江东区高桥的古着店 THINK

案例二 移居地方城镇 191

仅仅是年轻人移居就足够了吗

似曾相识的新店

因不适应新城而选择移居真鹤

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举全村之力

书、美发店和咖啡

美的标准

偶尔想去逛逛的小镇

结 语 21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日]三浦展,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部,1986年成为市场营销杂志《穿越》( ACROSS)的主编,1990年进入三菱综合研究所,1999年成立文化研究所。在研究消费、城市问题等基础上提出新的社会改造方案,著述颇丰,被称为研究“日本消费社会人”,主要作品《第四消费时代》《孤独社会》《下流社会》《极简主义者的崛起》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