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学视角下的人口形态与历史情境-(以宋代美术图像为中心的考察)

包邮图像学视角下的人口形态与历史情境-(以宋代美术图像为中心的考察)

1星价 ¥81.0 (7.5折)
2星价¥81.0 定价¥10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3782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22737829 ; 978-7-5227-3782-9

内容简介

宋代婴戏图迥异于历代的爆发式增长,一度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却也成为困扰学界多年的难题,学者们似乎早已习惯凭借图像构成元素探讨其史学内涵。依据画面所呈现的多子吉祥寓意,看图说话式地认为婴戏图的流行原因是宋代民间普遍存在早生多养、多子多福愿望,未能用更为宏观的视角,探究图像背后涉及的复杂社会及历史因素。本书立足图像学研究基础,以宋代婴戏图盛行为探究缘起,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结合人口学、历史学、民俗学与社会学相关领域,探究两宋人口形态与历史情境。

目录

卷一 宋代婴戏图盛行原因重考

卷首语

多子祈福还是生子不举

——两宋婴戏图盛行原因考证

宋代婴戏图发展形态与两宋人口政策调整变化关系史证

宋代婴戏图为何无法进入历代藏家鉴藏视野原因考证

两宋摩猴罗由民间到内廷形态演变原因考证

宋代生子不举与婴戏图图文宣教救助关系考

卷二 “妇人乳婴”形象身份考

卷首语

南朱李嵩画作中“妇人乳婴”形象身份考证

宋代乳母高度职业化与两宋生子不举关系考证

乳婴育儿还是驱病避瘟

——宋代李嵩《骷髅幻戏图》图像功用新探

宋代美术史中系列“妇人乳婴”形象史学探源及身份考证

卷三 宋代风俗画中的情景叙事

卷首语

试论学界对“风俗画”概念阐释之模糊性

宋代商品社会发展与民间风俗画创作兴盛关系考证

宋代风俗画创作情境构建中的三种审美因素

宋代理学与两宋风俗画中配景创作形态的关系

宋代风俗画中配景的形态演变及历史原因

卷四 从形象到历史

卷首语

两宋人物画中配景的发展轨迹及演进形态

李唐在两宋人物画情景构建及形态演变过程中的史学贡献

南宋阎次平《四季牧牛图》的情景构建及图像寓意

“张择端”美术知识的生成及概念阐释

由《清明上河图》看东西方绘画空间叙事中的时间差异性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廷波,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艺术与科技研究院院长,教授,学科带头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学士、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北省青年美协副主席,浙江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台州市三台新秀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青年项目与一般项目各一项,河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等课题多项。曾获“鲁迅文艺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入选第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等;在《美术研究》、《新美术》、《美术》、《装饰》 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出版专著多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