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706680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47066805 ; 978-7-5470-6680-5
本书特色
散文作家许冬林美文佳作全新呈现!
描摹丰饶万物、感知时序流转、捕捉平凡瞬间的、品味点滴过往,采撷日常的自然之美、风雅之韵、生命之力、生活之趣。多篇文章被选入语文试卷、文学期刊,各平台读者诚意推荐。
清新空灵、精致唯美、细腻婉约,散文风格独具特色许冬林追求语言的韵律美,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富有诗意;擅长营造氛围、意境和画面感,古典韵味浓厚;喜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语言灵动凝练有生气;注重细节描写,用画工笔画一样的细功夫,在草木芬芳、生活点滴里探寻哲理与真意。
挖掘日常诗意,感受心灵抚慰,收获情感共鸣许冬林将审美意趣融入生命态度,写出了生活本身的质地。读她的散文,你会发现,用审美的目光去看,一切庸常皆有诗意,宁静深远又生机勃勃,心也自然沉静了下来。试着做一个实实在在欢喜的人,把纷扰的日子过得意境悠远,以一颗闲适之心,品读时光的清美芳醇。
中高考现代文试题热点,阅读写作能力同步进阶许冬林是一位颇受中学生读者和语文老师欢迎的热点作家,大量散文作品被选为全国各省市初、高中各类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她的散文不仅能够助力中学生读者提高阅读能力、精进写作技巧,还能启发学生们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培养细腻的情感,兼具审美价值、思想启迪与能力提升的多重效用。
内容简介
《菖蒲幽远》精选了近六十篇许冬林的散文佳作,分为“菖蒲幽远”“寒枝精神”“白杨萧萧”“新凉微芒”“单车时光”五辑。作者由日常观察与人生经验切入,与日月江河为邻,与草木花鸟为友,与四时光阴为伴,以清新灵动的笔触、富有诗意的字句、含蓄细腻的情感,书写自然之美、风雅之韵、生命之力、生活之趣。对丰饶万物的描摹、对时序流转的感知、对平凡瞬间的捕捉、对点滴过往的品味,无一不展现了作家对生活之中美好的人、事、物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索。
目录
**辑 菖蒲幽远
菊花禅 / 桃花误 / 海棠好媚 / 桐花如常 / 菖蒲幽远 / 人在翠阴中 / 素色夜来香 / 陪着昙花盛开 / 芭蕉过雨绿生凉 / 一架扁豆,一架秋风 / 一素到底南瓜头 / 和气萝卜
第二辑 寒枝精神
落难 / 戏台 / 肃苑 / 老墨 / 小砚 / 寒枝 / 书法之冬 / 无用之美 / 眉上的风雅 / 人散后,就剩下了戏 /《牡丹亭》里的小人物
第三辑 白杨萧萧
惊蛰雷 / 春六帖 / 大雪茫茫 / 霜荷 / 梅心 / 萧萧白杨 / 千年紫柳 / 看云 / 吃在秋 / 知母,知母 / 杜仲那么疼 / 当归不归
第四辑 新凉微茫
彼岸 / 幽居 / 他不知 / 去远方 / 花开得意 / 新凉 / 夏夜宜赴约 / 忽有斯人可想 / 令人心疼的事 / 买得青山好种茶 / 我打算这样老去 / 等花开好,我就回家
第五辑 单车时光
夏不像夏 / 冬应无雪 / 父亲的年 / 天下母亲,无不自私 / 骑单车的时光 / 露天菜市场 / 茂密 / 鸟喧 / 绍兴四叠 / 湖上生明月 / 巍巍无为大堤 / 行到桐庐便忘老
相关资料
萧萧白杨
看白杨,在西北。
**次见白杨,是在新疆。车窗外,远远看去,肃肃一排绿树,挺拔,干净。
白杨树大约是我见过的生长得*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于是,那些枝枝叶叶们仿佛都有了方向,一起喊着号子似的,挤着挨着,几乎垂直地把丫枝也伸向云朵。在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是逃兵,哪怕一点点的异心,它们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向上,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生长出来的。南方有佳木,这些佳木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白杨有纪律。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乃至庄严,委实是穆穆君子风。
以前读《古诗十九首》里的《去者日已疏》时,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大约是,长空寥廓,衰草连天,白杨树破败潦倒,像个行脚僧一样,背影模糊在黄沙连天之间。
《古诗十九首》里还有“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萧索沉寂悲凉的气氛,让人感觉像是被冷风猛灌一口,凉到心窝、到脚底。“白杨何萧萧”,“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生命的归宿,就是沉寂于永远的黑夜。
《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子。
后来做中学语文老师,给学生讲《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的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自己亲眼看见白杨,才惊觉白杨原来并不那么萧索。在新疆,在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走在新疆的土地上,常常会为一排两排的白杨驻足。我欣赏白杨,像欣赏一个风姿洒然的男子,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萧萧白杨
看白杨,在西北。
**次见白杨,是在新疆。车窗外,远远看去,肃肃一排绿树,挺拔,干净。
白杨树大约是我见过的生长得*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于是,那些枝枝叶叶们仿佛都有了方向,一起喊着号子似的,挤着挨着,几乎垂直地把丫枝也伸向云朵。在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是逃兵,哪怕一点点的异心,它们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向上,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生长出来的。南方有佳木,这些佳木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白杨有纪律。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乃至庄严,委实是穆穆君子风。
以前读《古诗十九首》里的《去者日已疏》时,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大约是,长空寥廓,衰草连天,白杨树破败潦倒,像个行脚僧一样,背影模糊在黄沙连天之间。
《古诗十九首》里还有“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萧索沉寂悲凉的气氛,让人感觉像是被冷风猛灌一口,凉到心窝、到脚底。“白杨何萧萧”,“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生命的归宿,就是沉寂于永远的黑夜。
《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子。
后来做中学语文老师,给学生讲《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的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自己亲眼看见白杨,才惊觉白杨原来并不那么萧索。在新疆,在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走在新疆的土地上,常常会为一排两排的白杨驻足。我欣赏白杨,像欣赏一个风姿洒然的男子,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二十多年前,中师入学时军训,跟着教官在九月的大太阳底下唱《小白杨》,对歌词没认真,没有慷慨地放开喉咙,只是跟在众人后面哼着旋律,也许因为那时对白杨陌生。到了新疆,才深深地感受到白杨的气质值得一再歌唱。
“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风吹白杨,万叶翻动,铿然有声。西北地区的树木和南方相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风可以敞开膀子从叶子的间隙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在新疆,在白杨树林里漫步,会觉得自己整个人被打开了。从视野,到心胸,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明亮。那一棵棵白杨,整整齐齐地立在路边,立在宅院前后,立在葡萄园旁边,那般忠诚。可是,树与树之间,又是疏朗的,没有杂乱树枝彼此缠绕相扰。每一棵树,都那么独立。因为独立,彼此之间就有了空间,就可以让风穿过去,让阳光穿过去,让视线穿过去。站在树下,仰视树顶,每一片叶子都像是纯银锤出来的,在阳光下闪着结实的光芒。
还有那白色树干,光滑笔挺,有一种绅士式的洁净。
南方的湖滩上,江堤下,也有杨树,那是意杨,属于引进的外来物种。意杨生长快,颇具经济价值,所以在南方广为种植。和白杨相比,意杨是俗气的,格调不够。怎么说呢?意杨不仅树干的颜色要浑浊一些,枝丫伸展也无章法,就是一副嘻嘻哈哈张牙舞爪的模样,不懂规矩。只有白杨,像是从古代走来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有分寸,都有来历。
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自律、干净、疏朗与简洁。它就像人群里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谦和,懂得节制欲望和情绪,与攘攘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欧洲的百年老教堂里,听虔诚教徒唱诵赞美诗。
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中国水墨阴湿了一点,幽暗了一点,而白杨是明朗的。在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耀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翠绿的叶子和纯白的树干色彩饱和度那么强。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白杨在油画框里,用笔直的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天空高远。
站在白杨林里,你看见的是林子的辽阔,是天空的辽阔。
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水泥路边停了车子,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心里轻声问道:“白杨,你好!”
交河故城是唐朝的安西都护府遗址,地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域的*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唐高祖的女儿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此后,安西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守,*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
王维有首诗叫《渭城曲》,也叫《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
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从长安出发、迢迢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贾,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岑参第二次出塞,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来到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下任判官。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
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会于深深的孤独中,慢慢散发出白杨的气质?
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
作者简介
许冬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意林》《格言》等刊签约作家,大量散文作品被选为全国各省市初、高中各类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她擅长聚焦自然风物,发掘日常中的诗意,作品文字清新唯美,情感婉约细腻,语言风格灵动雅致,受到各年龄层读者的喜爱。
-
(2020春)5年级下册(人教PEP)/小学生英语同步描摹字帖
¥11.4¥20.0 -
西方英语系大国杰出公司企业文化研究系列4S企业文化与7P绩效管理及其互动影响研究
¥51.8¥108.0 -
城市轨道交通单洞双线隧道火灾烟气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8.5¥10.0 -
零基础涂色:物品
¥11.7¥14.8 -
建筑电气(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44.5¥55.0 -
智美望实
¥29.7¥39.8 -
雷电与雷击事故调查鉴定
¥36.0¥48.0 -
一千零一夜
¥14.6¥29.8 -
()统编版无障碍阅读名家名译版全译本中小学推荐阅读书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精装)/无障碍阅读(名家名译版.全译本)
¥12.2¥35.0 -
撕不烂启蒙认知方块书-(全10册)
¥118.8¥198.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随园食单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